而在運動場上,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稍有心態失衡都有可能導致失誤。
在2米12的試跳中,一名跳高隊員前兩次試跳未透過,在第三次試跳時依失誤,就這麼退出了這場激烈的戰鬥。
他離開賽場時明顯有些忿忿不平,回頭看了郜柏歆好幾眼。
郜柏歆站在起跑點上又深吸了一口氣。
他是想要拿冠軍的,所以無論有多吃力,他都必須用最佳狀態堅持到最後。
在郜柏歆第一次試跳成功跳過了2米12的高度後,現場還沒來及得歡呼,剩下的那名跳高隊員忽向裁判做了個手勢,並且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老師,我想申請2米12免跳。」
他的免跳申請一經透過,郜柏歆就得獨自面對2米15的高度,如果在2米15的高度上郜柏歆失敗,便無法再繼續與他在2米18高度進行角逐。
除非郜柏歆也選擇2米15免跳。
但如果在2米18高度他沒有全的把握,這個選擇也有可能直接害了他。
郜柏歆在比賽中極少說話,也沒什麼表情,乾淨利落地跳完之後便停在場邊休息,這會兒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又很快地斂了神色。
在賽場上任何情緒都是多餘的,沒有人在意你的情緒。
除了冷冰冰的規則,也並沒有所謂的公平。
他向裁判示意,他繼續挑戰2米15。
原以為在他成功越過2米15之後,他跟跳高隊員的最終較量也將展開,是輸是贏在此一搏。
但郜柏歆在2米15的第一次試跳結束,他穩穩落在墊子上,橫杆也沒有落地,正以為裁判要宣佈他的分數生效時,比賽卻被叫了暫停。
郜柏歆第一次有些茫,他站在墊子旁邊看著裁判走向場邊,那兒站著體育部的幾位領導。
他們簡短交流了幾句,裁判重新回到場上,對郜柏歆宣佈了一句:「第一次試跳成績無效,請進行第二次試跳。」
幾乎所有人都發出了疑問:「為什麼?為什麼無效?剛剛不是跳得挺好嗎?2米15的高度,你開玩笑呢?重新跳一次怎麼可能也能有這麼好的狀態?」
「為什麼?」郜柏歆也低聲問了一句。
「犯規了,」裁判淡淡地說,「你的手指剛剛碰到了橫杆,如果我沒看錯,橫杆剛剛動了,並且在往下掉。」
郜柏歆皺了皺眉,眼睛裡全是疑惑。
他在跳起來的時候向來注意姿勢手的位置,從不會用自己的肢體與橫杆接觸。
因為一旦接觸,更有可能招致橫杆掉落,而不是剛好能將橫杆接住並放回去。
裁判的這一判定招致了無數觀賽者的質疑,但裁判始終態度淡定,向郜柏歆做了個手勢:「只是第一次試跳失效,並沒有取消你的比賽資格,你可以再進行第二次試跳。」
第二次試跳如果成功了又如何?
是不是又將有下一個犯規判定在等著他?
郜柏歆很是懷疑。
但他不能不跳。
大概就是看到了他求勝心切,所以這一次的「犯規」才會判得這麼輕易且無厘頭吧。
童漠在聽到裁判的宣佈時就一直皺著眉頭在回憶剛剛郜柏歆的跳躍過程。
他記得郜柏歆背越過橫杆的時候並沒有碰到橫杆。
郜柏歆在教他跳高的時候跟他反覆強調過很多遍,橫杆是不能碰的,哪怕手在擺動的時候不自覺想要扶住某個東西,也只能遠離橫杆。
他相信郜柏歆不會犯這一個最低階的錯誤。
他的記憶也許不夠清晰,但現場有電視臺的人在全程拿著攝像機跟拍,攝像機的回放鏡頭總該不會撒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