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數里,魏錡被逼的沒有辦法,恰好看到一隻麋鹿竄過車前,他命令屬下射殺了這隻麋鹿,而後將這隻麋鹿獻給潘黨,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大致意思是:你老兄也追累了,楚軍早晨沒吃飯就打仗,現在大概餓了,我送你這隻鹿,你吃飽了好繼續追我。
潘黨見到這隻麋鹿,立刻答謝了魏錡的關心,而後放棄了追殺,調轉車頭返回楚營………現代人看到這段情節,也許覺得不可思議,但古人都能看得懂:因為那時候弓箭的威力並不大,不可能一箭過去,麋鹿立刻倒地。而古代的狩獵被稱為“圍獵”,也正說明這個意思。狩獵嘛,必須四處圍起來,圍捕受傷的獵物。
潘黨當時是孤身一人,而魏錡逃跑的方向是晉國國內。魏錡跑的越遠,遇到的熟人越多;而潘黨越深入晉國境內,他遇到的敵人越多。同時,魏錡敬獻的鹿表明:他所在的戰車小組並沒有喪失戰鬥力,他們還能在瞬間圍殺一頭麋鹿。
當初,潘黨就是看到了對方依然保持強大的戰鬥力,而自己反而是孤身追殺起來,沒準,陷入絕境的魏錡戰鬥小組猛烈爆發,令形勢顛倒,使他自己反而成了圍殺的物件……,所以他放棄了追殺。
趙武剛閃過一個丘陵,眼縫裡才看到一名魁梧的壯漢站在丘林邊、疏林側的一輛戰車上。猛然間,他眼角瞥到一個黑點飛來,肌肉下意識做出反應,以接打棒球的技巧用手中的盾牌一擋,只聽嗡的一聲,那盾牌彷彿被一根巨木撞到,發出持久的嗡嗡聲。聲音未停,趙武凝神一看,盾牌上插著一支箭,那箭桿在空中顫抖不止,發出低沉的嗡嗡音。
對面是潘黨,可趙武不認識。他依稀記得這個魁梧的大漢曾是養由基的車右,這個發現讓趙武有點膽寒,他順著盾牌邊緣快速地左右一掃,立刻,他挺起了腰桿。疏林中藏不住人,更行駛不了戰車。大路左右只有眼前一輛戰車………養由基不在!
趙武怕養由基,又怎會怕這位給養由基趕車的。他輕鬆的從盾牌後探出頭來,看了看盾牌上依舊顫動不的箭桿,一指潘黨說:“我認識你,左右,快給我拿寶玉來,我可逮到一條大魚。”
隨著趙武的召喚,無數騎兵從丘林後冒了出來,林虎上前,有點扭捏的回答:“主上,我一名‘輿大夫’,能有什麼上好的玉石……嗯,平常主上又不喜歡玉啊石啊,咱趙氏不流行,所以我只能勉強找到一塊玉石,別在身上裝樣子,喏,在這兒,請主上湊合一下。”
“啐,你也算‘輿大夫’,這什麼破石頭?”趙武很不滿意。
林虎是個傻大膽,只知道自己也算城主家將一級的人物,所以學著中原人往身上掛玉器,也不知選擇品質。趙武現在敢要,他就敢給。
眨眼間,武清也趕到了,他雖為人慎重,但也不認識對面的潘黨………他是秦人,曾為晉囚,怎會認識楚國名將。不過武清也算是中級軍官,中原文化圈裡的人,他沒有林虎那麼痴傻,忙摘下身上的寶玉遞給趙武,口稱:“主上,用我的。”
隨著武清的趕到,衛敏與武連也趕到了。這幾個人紛紛掏出身上的佩玉供趙武選擇,趙武在潘黨牛眼的注視下,挑了兩塊最好的寶玉,而後手持這兩塊玉,舔著臉上前問候:“我們國君召喚國中所有拿得動刀槍的人參加戰鬥,我雖然年幼,但不敢推脫國君的召喚,因此不得不披甲持戈,迎戰貴軍,今日不幸,你我狹路相逢,請允許我用美玉問候這位將軍。”
趙武說的冠冕堂皇,實際上這段話卻很無恥。這是趙武在按照春秋禮法表示:請允許我俘虜你。按照春秋禮節,俘虜貴族是要有相應禮節的。戰場上一個貴族向另一位貴族遞上寶玉,基本上是這意思要俘虜對方的意思。因為俘虜是私有“財物”,而拿貴族當俘虜,也就是不拿貴族當“人”,只當一件私有“物品”處理………這是對整個封建階層的一種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