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終於緩過神來,先是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慈禧太后的看法,接著又有些擔憂地說道:“太后娘娘所言甚是。曾國荃此人確實稱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倘若真能交由他來負責組建新的湘軍部隊,那咱們在與那東捻軍交鋒之時,勝算必然會大增不少。只不過……此前已將老湘軍予以裁撤,如今再讓曾國荃去做這件事,他是否會心甘情願地聽從號令呢?萬一他心存不滿,陽奉陰違可如何是好?”
聽到恭親王這番顧慮之言,慈禧太后卻是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似乎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之意。只見她輕啟朱唇,胸有成竹地回應道:“此事倒無需擔心,由不得他不從!曾國荃即便心中有所不快,但諒他也不敢公然違抗聖旨。再者說了,以他的能力和見識,應當知曉此番任命於他而言亦是一個一展身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所以,此事就這般定下來吧,咱們即刻傳旨下去,責令曾國荃儘快著手籌備組建新湘軍一事!”
恭親王奕欣站起身來,向慈禧太后深施一禮:“微臣遵旨。太后放心,微臣一定會全力以赴,確保新湘軍能夠儘快成軍,保衛大清江山。”
慈禧太后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老六,我相信你。現在,我們只能依靠你了。大清的未來,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恭親王奕欣神情嚴肅,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但他也知道,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度過這場危機。
他堅定地回答:“太后放心,微臣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負聖望。”
在這間幽暗的內室中,兩位統治者之間的對話,雖然簡短,卻充滿了決心和希望。
他們知道,只有透過團結和智慧,才能戰勝眼前的困難,保住大清的江山。
在接到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欣的命令後,曾國全的心情異常沉重。
他坐在書房的桌前,手中的筆遲遲無法落下。
他知道,組建新湘軍的任務重大,但也明白,此時的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將領。
他怕了,他怕步入大哥曾國潘的後塵。
曾國荃沉吟良久,最終提筆寫下了一封婉拒的信。
他在信中寫道:“臣曾國荃,蒙太后和王爺厚愛,委以組建新湘軍重任。然而,臣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病魔纏身,恐難以勝任此等繁重任務。臣心雖有餘,而力不從心,故此懇請太后和王爺另擇賢能,以應國家之急。”
他在信中並未提及對清廷過去決策的不滿,也未表現出對當前局勢的無奈和憤慨。
曾國荃深知,作為一名臣子,他必須保持對朝廷的忠誠和尊重。
儘管心中或有千言萬語,但他選擇了以最穩妥和最體面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紫禁城的一間靜謐的書房內,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欣再次聚首,討論著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曾國荃的多次辭退讓他們感到十分棘手,兩位統治者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
慈禧太后輕輕嘆了口氣,打破了沉默:“恭親王,你看曾國全這態度,分明是對裁撤老湘軍一事心存怨言,他這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滿啊。”
恭親王奕欣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回答:“太后明鑑,曾國荃的確對裁撤湘軍一事有所不滿。他曾是湘軍的靈魂人物,對那些老兵有著深厚的感情。如今朝廷有難,再次請他出山,他心中的確會有所牴觸。”
慈禧太后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是啊,當初裁撤湘軍,也是出於無奈,如今局勢動盪,我們確實需要像曾國荃這樣的人才。但他的態度如此堅決,我們該如何是好?”
什麼無奈,分明是怕曾國潘反了,但是老六不敢說啊!
恭親王奕欣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