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2章 血戰

話說劉松山被數萬聯軍包圍之後。

黎明時分,東方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微弱的晨曦灑在了大地上。

此時,吳忠堡內響起了陣陣激昂的鼓聲和嘹亮的號角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只見聯軍如潮水般緩緩地出城,他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展現出一種嚴整的軍容。

兩千名步兵沿著堡牆依次排列成陣,密密麻麻的身影如同銅牆鐵壁一般。

這一景象讓劉松山感到十分納悶,因為明教軍向來是以快馬利矛著稱,擅長衝鋒陷陣,如今卻放棄了自己的優勢,選擇步戰,這顯然有些不合常理。

(西北少數民族擅長馬戰,所以大部分使用的是騎兵突襲戰術)

心中湧起一絲疑慮的劉松山登上高處,極目遠眺。

果然不出所料,他發現在北路方向,明教軍的騎兵主力已經悄然繞過了清軍的防線,藏身於茂密的樹林之中,顯然是準備伺機而動。

這些隱藏起來的騎兵猶如蟄伏在暗處的猛虎,等待著最佳的時機發動致命一擊。

原來,明教軍此次作戰計劃乃是採用迂迴包抄、前後夾擊的策略。

他們先以步兵吸引清軍注意力,而後派出精銳的騎兵繞至敵後,趁著雙方交戰正酣之際,突然襲擊劉松山的大營,企圖實施斬首行動。

一旦得手,便可打亂清軍的部署,使其陷入混亂。接著,再配合正面的步兵部隊前後夾擊,一舉擊潰清軍。

然而,劉松山並非等閒之輩,他很快就洞察了明教軍的陰謀。

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他當機立斷,親自率領十個營的兵力直撲樹林中的明教軍騎兵主力。

與此同時,劉錦堂和董福祥則分別帶領各自的隊伍主攻吳忠堡南面的步兵。

一時間,各營之間的鼓角之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彷彿是一聲聲戰鬥的怒吼。

清軍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向著明教軍猛衝過去。

對面的明教軍憑藉著吳忠堡堅固的防禦工事以及堡牆上設定的壁壘,頑強地抵抗著清軍的進攻。他們居高臨下,不斷地向官軍施放出密集的排槍,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但英勇無畏的清軍將士們毫不退縮,奮勇殺敵,喊殺聲響徹整個戰場……

就在清軍匆忙躲避如蝗般襲來的子彈時,明教軍陣營中的悍將鐵秉忠手提那把寒光閃閃、鋒利無比的大刀,背上還斜挎著一把洋槍,他毫無畏懼地一馬當先,率領著五百名視死如歸的敢死隊員,如猛虎下山一般從側翼向著湘軍蕭章開所部的陣地迅猛陷陣衝殺而去!

要知道這鐵秉忠可不是等閒之輩,他曾經可是清軍靈州營的參將,有著赫赫戰功。

然而,在同治三年的時候,他毅然決然地投靠了馬化龍一方,成為了回軍之中的一員猛將。

面對來勢洶洶的鐵秉忠及其敢死隊,蕭章開臨危不亂,沉著冷靜地指揮著手下計程車兵們就地展開三段擊對射戰術。

剎那間,雙方的陣地之間槍炮聲震耳欲聾,硝煙瀰漫,遮天蔽日,彷彿整個天地都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

而就在這時,甘軍將領張俊(董福祥結義二弟)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迂迴到了鐵秉忠的後方。

此刻正與蕭章開殺得難解難分、不亦樂乎的鐵秉忠,全然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後路已然被敵人截斷。

只見張俊一聲令下,他手下計程車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洋槍洋炮,對著鐵秉忠的隊伍就是一頓狂轟濫炸,密集的火力猶如疾風驟雨一般兇猛異常。

儘管鐵秉忠深知自己的後路已經被斷,但眼下戰況激烈,他根本無法抽出多餘的兵力去應對身後的威脅。

另一邊,看到鐵秉忠處境危急,有被湘軍包餃子的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