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呂布的話語,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
群臣們紛紛交換著眼神,他們知道,呂布的提議將決定大漢的命運。
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低聲討論,他們的聲音在朝堂上交織,形成了一首複雜的交響樂。
“大將軍,你的提議雖然有道理,但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兵力和資源來支援這樣的行動?老臣認為應該加強防守即可。”
一位年長的大臣站了出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憂慮。
呂布的目光如炬,他的回答堅定而有力。
“兵力和資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決心和勇氣。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另一位大臣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大將軍,我們是否應該先穩固內部,再考慮對外的征戰?我們的國家剛剛經歷了袁術的叛亂,百姓需要休養生息。”
呂布的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冷冽。
“穩固內部固然重要,但面對外敵的威脅,我們不能有絲毫的猶豫。”
在呂布的堅持下,朝堂上的討論逐漸傾向於支援他的提議。
群臣們開始提出各種建議,如何組織抗胡聯盟,如何調動兵力,如何籌集資源。
他們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勝利的渴望。
最終,在呂布的堅持和群臣的討論下,劉協同意了呂布的提議。
他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在這個時刻卻顯得格外重要。
“大將軍,朕同意你的提議,朕現在就擬詔書,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諸侯,命令他們加入抗胡聯盟,一同進攻鮮卑。”
一匹匹快馬帶著皇帝的詔書,朝著各個州郡而去。
在武衛軍大營的議事廳內,氣氛緊張而莊重。
呂布坐在主位上,他的面容堅毅,眼神中閃爍著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的渴望。
他的身邊,是他的將領們,他們都是武衛軍中的精英,他們的臉上帶著對勝利的期待。
軍師賈詡首先站了出來,他的聲音平靜而有力。
“主公,經過擴軍,武衛軍的兵力已達到三十萬,各地還有五六萬守備部隊,可謂兵精糧足。”
諸將聽後,紛紛點頭,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呂布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笑容,他知道,這一刻,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各位,現在是我們討論抗胡聯盟該如何北伐鮮卑的時候了。”
呂布的聲音在議事廳內迴盪,他的目光在諸將的臉上掃過。
“兵分幾路,如何打,我需要你們的意見。”
張遼率先站了出來,疑惑地問道。
“大哥,諸侯們會派兵出戰嗎?”
呂布堅定地回道。
“我相信曹操和劉備自詡正義肯定會來,袁紹擋在鮮卑的最前線,也肯定會來,江東孫策熱血男兒,很可能也會參加,畢竟這可是外族入侵,事關天下的大事啊,他們並非那種是非不分的人。”
張遼點了點頭,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戰意。
“大哥,既如此,那我認為我們應該兵分三路,一路直取鮮卑的王庭,一路進攻西域地區,另一路進攻幽州地區。”
馬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主公,我同意張遼將軍的看法,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騎兵的使用,鮮卑人擅長騎射,我們不能在這一點上吃虧。”
高順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謹慎。
“主公,我們還需要考慮到糧草的供應問題,長時間的戰爭會消耗大量的糧草,我們必須確保糧草線的暢通。”
黃忠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