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4部分

但哪想到,世事變幻之快,讓他們目不暇接。

短短六年之中,朝中局勢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場元王子嗣的哭廟鬧劇,讓太皇太后不得不避居東宮永壽殿東廂,再也沒有干政的力氣。

甚至連宮廷事務都不敢再管。

竇氏失去了擎天之柱。

更可怕的是,隨後,竇嬰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年輕一代,連連撞壁。

先是在平律的事情上惡了天子,失了君子的名聲。

又因為捲入灌夫的案子裡,被牽連,不得不主動請辭大將軍一職,去清河郡冷靜冷靜。

結果,到了清河郡,竇嬰本性難改,又莽撞的捲入了更加敏感的戰和之事,結果,連最後的機會也丟掉了。

如今的竇嬰,基本上已經不大可能進入漢室決策的核心層了。

而太常竇彭祖雖然發展不錯。

但也僅僅是不錯而已。

竇彭祖太老實,太木納,守成可以,開拓無力。

而竇氏外戚現在除了竇彭祖外,竟無一人可以算的上有前途。

反觀薄氏外戚和義氏外戚,卻是風生水起。

薄家的小子薄世,官居安東都護府都督,手握十萬雄兵,執掌三千里山河,是漢室一等一的封疆大吏。近來更立下大功,回朝肯定受封萬戶侯。

而那義氏外戚的義縱就更了不得了。

車騎將軍、東成候義縱的威名,橫壓世界,哪怕三歲小孩子都將之視為偶像。

再這麼下去,竇氏就真的要沒落了。

竇氏沒落不要緊,更可怕的,是必然產生連鎖反應,從而危急皇后陳阿嬌。

你可以想象一下,萬一未來太皇太后不幸,追隨太宗皇帝而去。

沒了太皇太后的支撐,皇后陳阿嬌還能坐穩位子嗎?

若皇后被廢,為了穩定朝綱和宮廷,作為與皇后關係親密的竇氏外戚,能有命嗎?

很顯然,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竇氏外戚,不是三歲小孩子。

特別是章武侯竇廣國活著,這個見識了太宗朝時波雲詭異的宮廷鬥爭,見到了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外戚家族如今悽慘局面的智者,豈會料不到結局?

沒有辦法,竇廣國只能放下自己的修仙大業,不顧自己今年已經六十多歲的高齡,出來給竇氏撐場面。

而他的選擇,就是太學。

今日太學,就是整個漢室輿論界和學術界的精華所在。

控制了這裡,就等於控制了喉舌。

對於老謀深算,深諳政治鬥爭的竇廣國來說,控制了喉舌,意味著什麼太清楚不過。

當然,他也是有私心的。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竇廣國這一輩子,曾經做過許多大事。

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人知道,那些事情是他做的。

他能甘心如此嗎?

作為張良的腦殘粉和擁泵,竇廣國肯定不甘心如此的。

於是,他找到田叔,請求自己繼任太學山長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田叔是不可能拒絕竇廣國的。

原因很簡單,當年,竇廣國曾經有恩於他。

…………………………………………

劉徹雖然不清楚這裡面的事情,但這並不妨礙,他立刻做出決定。

“既然章武侯有心如此,朕豈會不準?”劉徹笑了一聲,說道:“就依卿之見,朕將擇吉日,拜章武侯為太學山長!”

太學、武苑、凌煙閣以及蘭亭閣的執掌者,雖然不是九卿,也沒有干涉政務的權力。

但,這四個地方,干係著國家的文治、武功、傳承和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