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在寫什麼新作品嗎?也許我能幫上什麼忙。”
“陛下,我最近在構思一個愛情悲劇......”牛津伯爵停頓一下,眼神漸漸深邃,“但我沒什麼思路,您能給我一些建議嗎?”
他察覺到女王的言外之意,頓時明白接下來的任務。
這將是他的投名狀,也是他的第一個政績。
“反派是天主教徒,最好是個已婚女人,她嫉妒表妹,妄圖摧毀表妹的愛情,然後將表妹的愛人佔為己有。”伊麗莎白輕笑一下,“男女主角最好都是新教徒。”
“天主教表姐和新教表妹的故事?真是一個好故事,充滿戲劇感。”牛津伯爵認真思索著,“她們的名字什麼?”
他已經腦補一個愛情悲劇了,年輕情侶為愛殉情,邪惡表姐自食惡果。
觀眾們就喜歡這種劇情,每次都會在劇院哭的稀里嘩啦。
“男主角可以叫不列頓,女主角可以叫伊麗娜。”伊麗莎白拿起酒杯,唇畔笑意溫柔。
她想借此暗示觀眾,在人們心底埋下一個種子。
一旦提起不列顛和伊麗莎白,總會想起這對愛情眷侶。
“陛下,我斗膽建議,反派可以叫瑪麗斯圖亞。”牛津伯爵眉頭微皺,領會了女王的意思。
瑪麗斯圖亞,就差加上一個‘特’了。
這就是心理暗示,潛移默化地讓人厭惡、同情某件事。
“好,簡直太完美了。”伊麗莎白唇角微揚,笑著說道,“還有一個任務得交給你。”
“陛下請吩咐。”牛津伯爵恭敬說道。
“我準備派一個使團去巴黎,漢斯頓伯爵擔任團長,我想請你擔任副使。”伊麗莎白聲音溫柔,眼神卻意味深長。
使團需要一個記錄員,懂得如何記錄那段經歷。
“好的,陛下,到時候我該做些什麼呢?”牛津伯爵有些驚訝。
怎麼能讓漢斯頓伯爵當團長,那肯定要出事啊。
漢斯頓伯爵不是缺乏口才,而是壓根沒有。
“你只需要默默傾聽,記錄下蘇格蘭瑪麗說的話,然後......”伊麗莎白點撥道。
她不想把話說得太直白,畢竟不是什麼光明正大的事。
“我明白了,陛下,您不必擔心。”牛津伯爵心領神會。
記錄下會面內容,然後改編成寫作素材,適當地加進作品。
正聊著最近趣事,不遠處走過去一個貴族少女。
看起來不像英格蘭人,倒有些中歐的感覺。
“那個姑娘是誰?”伊麗莎白眉黛微擰,眼眸光華巧轉,像是攏了昨世的煙雨。
“安哈爾特公爵的女兒,來自勃蘭登堡選帝侯國。”牛津伯爵望了過去,真是個漂亮姑娘啊。
“這個姑娘......我好像在哪見過,就當是舊相識,今天又遠別重逢。”伊麗莎白微微失神,注視著那道絕美的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