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朱由哲選擇了黑明孝,黑雲龍的第六子。
父兄戰死,他曾在軍中為將。讓其擔任營哨,有為了向眾人顯示天子厚待殉國將領的意思。
同時,其弟黑明廉被朱由哲安排在身邊,擔任侍衛。
至於第五個,朱由哲選擇了馬萬年。
秦良玉之孫,驃騎將軍馬祥麟之長子,這些身份足夠他有一個好前程。而從香河之戰的表現來看,他沒有丟秦良玉和馬祥麟的臉。
第六個是劉孔和。
這位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是大學士劉鴻訓。在明末,他散盡家產,集眾三千人,募兵抗清。
但最後卻因指責劉澤清不肯北上,有負朝廷而被劉澤清派人射殺。
這樣一個忠義之人,朱由哲當然不會錯過。
而且,朱大典對劉孔和十分看重,覺得他是個將才。
第七個,王遵坦。
和劉孔和一樣,王遵坦同樣出身於官宦之家,他父親曾經入閣。清軍入青州,他募兵千人,高舉抗清大旗,並在日照擊敗清軍。
但南明無能,無意北伐,他最後南下,歸附四鎮之一的劉澤清。而不久後,劉澤清全軍降清,王遵坦隨之降清。
後隨豪格征討四川,王遵坦在擊敗張獻忠的大西軍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順治四年,也就是清軍入關的第三年,他已經是四川巡撫。
其經歷,朱由哲難以評價其對錯。
但怎麼看,王遵坦都是個大才。
第八個,朱由哲選定了張羅俊。
這位老武舉,在這群人中年紀最大,領兵倒不出眾。但其親和力強,有膽量,而且極其忠義。
本來只是八個的。
但現在除了這八個之外,還有一個,是李元胤。
本來,朱萬化的那個位置就是給他的。但朱大典提出來了,朱由哲便打算再增加一個名額。
畢竟,有於七的五十萬兩黃金打底,再增加一營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至於其他的,侯方域,朱由哲想讓他擔任贊畫。劉文照,張羅俊等人,朱由哲只能給他們安排副職。
朱由哲又仔細看了一遍,在聖旨上蓋上了自己的大印,“孟大春,把這些都發下去吧!”
孟大春接過,“陛下,馬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朱由哲點了點頭,起身道:“叫上王屏藩,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