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在大明朝堂升升降降幾十年,早就練就了一雙慧眼。
天子離京,隨行禁軍死傷殆盡,肯定要再行招募。而天子現在問自己要將,明顯是為了這個目的。
無論最後招募多少人,這支大軍都將作為天子的親軍,而構建這支親軍的將領也會成為天子的親信。
以後無論是升官,還是其他的,都有一飛沖天的機會。
朱大典自己已經六十又三了,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總要為子孫後代謀一個好前程。
這樣的機會,可不是時時都有的。
因而,即使有點厚臉皮,朱大典還是開了口。他低著頭,偷偷看向天子,希望他能夠答應。
朱由哲笑了,“朱萬化在平定許都之亂中立有大功,倒是個合適的人選。你去信給他,讓他來吧!”
朱大典滿臉欣喜,“臣代犬子謝過陛下。”
朱由哲擺了擺手,“小事。朱愛卿,針對山東的情況,朕做了一個應敵計劃。你到時看看有哪些不足之處?和秦翼明他們先商議一下。朕現在得去濟寧一趟,等朕回來,我們再詳談。”
朱大典有些訝然。天子做作戰計劃,這倒是新奇,“陛下,您要去和兩位皇子會合嗎?”
朱由哲點了點頭,“朕想了想,他們還是不要去南京了。留在山東境內,可以鼓舞一下士氣。還有,朕也想順便解決一下你的糧餉問題。”
朱大典臉色微變,“陛下,您不會打算一直留在山東吧!”
朱由哲笑了笑,“怎麼?朱愛卿。你沒有必勝的把握?”
朱大典咧了咧嘴,“陛下,臣倒是有與東虜一決生死的膽量,但手下這些兵可都是招募不久的,戰力孱弱。若東虜南下,我們只能先拖延下去,不斷磨礪士卒的戰力,增強他們的戰鬥經驗,才有反敗為勝的希望。陛下,你若留在山東,說實話,並不完全安全。”
朱由哲點了點頭,“敢和朕說實話的人不多了,愛卿算是一個。這些朕都知道,但愛卿,朕不能再南下了。”
看朱大典面帶疑惑,朱由哲嘆了一口氣道:“朕離開京師,東虜入關,旬月之內就有近十萬大明軍隊投降。若朕再南逃,等清軍殺到山東,你信不信?很快就有幾十萬大軍主動投靠。到時候,大明可就真迴天無力了。”
朱大典臉色難看,沒有說話。
朱由哲看著他,“朱愛卿,你我君臣要在山東和清軍打一場,哪怕最後依舊是敗,也得讓清軍磕掉一顆牙。”
宣府失陷,黑雲龍戰死,以及京畿各地的戰況讓朱由哲絕望,同時也讓他興起了必須儘快組建新軍的想法。
在朱由哲的想法中,這支新軍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應該知道自己為何而戰?而且完全忠於朱由哲,不再是將領的私兵。
在將領的選擇中,朱由哲也要摒棄年紀大,有戰鬥經驗的老兵痞們。只選年紀小的,有後續潛力的。
前期,他們可以弱,但需要聽話,不怕死。
在朱由哲的預想中,新軍需要八個營,每營三千人,設八營哨。
於七提供了五十萬兩黃金,是將來新軍糧餉的供應者,這八營哨必須有他的一個位置。
而且,從後世來看,這於七還是很有能力的。
畢竟,能在登州和二十萬清軍周旋兩年。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朱萬化是朱大典的兒子,這個面子朱由哲必須給朱大典。而且他有平定許都之亂的經驗,應該能力也不差。
他是第二個。
第三個當是楊衍,將門出身,生擒李青山,大明驃騎將軍。
有本事,有能力。
對於其他人來說,擔任營哨可能是恩賜,但對於他來說,反而有些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