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韻千秋》完成史實核查、緊鑼密鼓籌備新版本之際,語法校對工作宛如一場精細入微的攻堅戰,悄然拉開帷幕。婉清深知,語言是文化傳播的橋樑,哪怕最微小的語法瑕疵,都可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誤解,甚至阻礙中國文化的順暢輸出,因此對這一環節絲毫不敢懈怠。
婉清親自挑選了一支語法校對精英團隊,成員涵蓋精通多國語言語法結構的語言學家、有著豐富外語教材編寫經驗的資深教師,以及對中文語法有著深厚造詣的漢語言專家。語言學家陳教授,多年來專注於跨語言對比研究,能精準洞察不同語言體系間的細微差異;資深教師王老師,曾編寫多部暢銷外語學習教材,熟悉學生易犯的語法錯誤型別,擅長從學習者角度發現問題;漢語言專家張老,投身中文語法研究大半輩子,對漢語的詞法、句法規則爛熟於心,是國內中文語法界的權威人物。
校對工作率先從中英文語法的基礎規則比對入手。《墨韻千秋》作為面向全球發行的文化巨著,中英文版本受眾最廣,確保這兩個版本的語法準確性至關重要。團隊成員逐句剖析書中的句子結構,小到主謂賓定狀補的搭配,大到複雜長句的邏輯連貫性,都置於顯微鏡下審視。例如,書中有一句描述古代建築風格的句子:“the ancient buildings which locates in the mountains have unique styles.”,王老師一眼便看出其中的錯誤,“locates”應為“are located”,這是典型的被動語態使用錯誤,在英語中,建築是“被坐落”於某地,必須用被動形式,如此細微的差錯,若不糾正,極易讓英語讀者對作者的語言水平產生質疑。
同樣,在中文部分,他們對詞彙運用的精準度進行嚴格把關。書中提及“這位詩人的筆觸細膩非常”,張老立刻指出,“細膩非常”這種表述不符合中文語法習慣,應改為“非常細膩”,使表達更為通順自然。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如“截止”與“截至”,團隊也仔細甄別。書中寫道“報名截止本月底結束”,王老師批註道,此處應用“截至”,“截止”表示到某個時間停止,後面不能再接時間詞,而“截至”強調截止到某個時間點,用法不同,意義有別,若不區分清楚,會讓讀者產生理解偏差。
對於中文語法部分,張老帶領團隊關注起古漢語與現代漢語的融合難點。書中引用大量古籍原文後進行闡釋,古漢語的句式簡潔、字詞含義豐富,與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存在諸多不同。如“《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此句所言之省,非僅反省己過,亦含省察周身、體悟世情之意。”團隊在核查時,重點分析了古漢語字詞在現代漢語語境下的詞性變化、語義延伸,確保引用與闡釋過渡自然、邏輯通順,避免古今雜糅造成理解障礙。
隨著校對工作深入,多語種版本的語法問題逐漸浮現。法語版中,形容詞與名詞的性數配合向來是語法難點。書中提及“les beaux arts chinois”(中國精美藝術),“beaux”是“beau”的複數陽性形式,需與後面的複數名詞“arts”配合,若誤寫成“beau arts”或其他錯誤搭配,會讓法語讀者感到彆扭,甚至誤解內容。精通法語語法的小劉,仔細比對每一處出現形容詞修飾名詞的地方,依據法語語法規則嚴格糾錯,確保法語表達的純正性。
德語版面臨著動詞時態和從句語序的挑戰。德語動詞時態豐富,不同語境下對時態要求極為嚴格,從句語序又與中文、英文大相徑庭。例如描述歷史事件程序時,“Als die Seidenstra?e entwickelt wurde, hat sie den Austausch zwischen 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