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部分

的石阡府城,走走停停,他們一直沒有停下腳步,邁著因長途勞頓而疲憊的雙腿繼續前行尋找家園。他們且望且行,不覺已離開石阡府城十四公里,來到這偏僻而遙遠的山谷時,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從此休養生息,定居下來,迄今已繁衍生息十九代有四千餘人。江西人對風水、天文非常講究,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明白,這個戲樓建在這兒的真正意義,其實這兒並不適合觀眾觀看錶演,主要因為風水很好,可以保佑這裡六畜興旺,家家平安!據說,當年周伯泉含淚離開家鄉,是為了避難圖存,究竟是為何避難,至今沒有詳細記載。也許,他當初苦澀的心扉不便於向後人敞開,但不管怎麼說,周氏在此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看完了古戲樓,來到一片樹林旁,導遊黃桂蓉介紹道:

“我們看到的這裡是一片古木奇樹群,面積約有六十畝,由紫薇、丹桂、紅楓、柏樹組成。其中有四棵古楓樹,高達近四十米,奇特的是它們呈‘北斗七星’狀分佈。關於這個說法,是經過相關測繪而來,這七棵楓樹與北極相差五度,這五度代表了五百年,由此推斷這個寨子已擁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傳說是古夜郎國的遺址;古時進寨傳說要下馬跪拜,因此又有人推斷這裡是古夜郎國的一個諸侯國,為千年古寨增添了神聖的色彩。”(未完待續。)

第三五二章 石阡的民族村寨(二)

導遊黃桂蓉繼續介紹道:

“在這七棵楓樹上棲息著上千只白鶴,白鶴們從不到其他古樹上居住,每天早出晚歸,在這個村子裡,白鶴是村民們的吉祥物,白鶴每天如期而至,向村民們報著平安,所以在這個村子裡,無論大人小孩,都很注意對白鶴及其他鳥類的保護,這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融洽、和諧,也體現了村民善良、純樸的內心。大家如果沾上鳥糞,千萬不要驚慌,說明你將有好運降臨哦!

“那麼,當初周氏祖先為什麼會選中這個地方作為棲息之所呢?因為這裡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大家請看,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指廖賢河,右白虎指白虎山,後玄武指我們站立的龜山,當初他們來的時候並沒有朱雀,這些鳥類是他們人為引來的。”

一行人來到了一棵桂花樹前。

“這棵桂花樹,也叫木犀樹,四季常青。大家請看:這棵樹是同根分叉的,又叫‘姊妹樹’,一棵開白花、一棵開黃花,當地人給它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金銀桂’,據村民介紹,在遇到好年景,全部都會開黃花,意味那一年遍地是黃金。”導遊黃桂蓉講解道。

走到一棟樓閣前,黃桂蓉介紹說道:

“這座古建築叫‘梓潼閣’,舊時稱‘梓潼宮’,梓潼閣總佔地約三千平方米。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明永曆八年又捐資建閣一座,聖像四尊,清代康熙三年捐資重修;嘉慶六年修建左右配殿,聖像五尊。同治二年被苗匪燒盡,一位住持禪師邀集民眾於同治六年重修。《重修梓潼宮序》石刻碑記詳細記載了這段歷史。前面的那條標語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留下來的,之所以沒有被塗抹掉,主要是為了儲存一些歷史的原有痕跡。兩邊的配殿,曾經是周氏家族中的一位名人叫周國禎的與和尚的住所,傳說周國禎為了方便朝拜神靈而居住在此,而和尚則是為了看護神像和每天敲鐘。梓潼宮前過去有一口大鐘,敲擊時聲震如雷,十里以外都能聽見和尚敲鐘。早上三下,晚上四下,喻為‘朝三暮四’!當年,梓潼宮僧眾出入,暮鼓晨鐘,香火旺盛,成為一方朝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