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洛陽城外的皇家陵園內,秋風蕭瑟,捲起落葉,為何太后的葬禮增添了幾分淒涼。
何太后的遺體在莊重的儀式中緩緩移向她的安息之地。
然而,在這肅穆的時刻,董卓的心中卻暗藏著不為人知的鬼胎。
李儒輕聲向董卓獻策:“岳父,何太后下葬之日,我們剛好挖開文陵。呂布武藝高強,不如派遣他去文陵,一來能取得漢靈帝陵中的珍寶,二來可以壞呂布的名聲,一箭雙鵰。”
董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但隨即又被疑慮所取代:“此計甚妙,但呂布是否會答應呢?”
李儒微微一笑,顯得胸有成竹:“岳父放心,呂布雖然剛直,但面對您的再次請求,他怎好意思再次拒絕?何況我們可以承諾,只取陵中的財物,絕不損毀靈帝的遺體,這樣他的心中也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董卓聽後,目光中透露出決斷:“好,就依賢婿所言,你去把呂布喊來吧。”
李儒領命而去,不久,呂布忐忑不安地來到了董卓跟前。
呂布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朝董卓拜道:“董公!末將來遲了!”
董卓微笑示意,揮手讓呂布不必多禮:“呂布將軍,無需多禮,今日召你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呂布抬起頭,目光銳利如鷹,瞬間注意到董卓身後站立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氣宇軒昂,腰間的利劍透露出不容忽視的殺氣,正是名震天下的劍術大家王越。
呂布心中一驚,他知道此人的修為與自己不相上下,記憶中只有一人符合這些條件。
他朝那名男子拱手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敬意:“在下九原呂布,不知閣下可是劍神王越?”
王越微微頷首,神色淡然,他的聲音平靜卻充滿力量:“呂布將軍過譽了,劍神之名不敢當,某正是燕山王越。”
呂布心中一沉,王越竟然成了董卓的護衛,日後若想刺殺董卓,無疑是難上加難。
王越不僅是東漢末年最強的劍客,更是桓靈二帝時期的虎賁將軍,他的劍術高超,連他的徒弟史阿都是魏文帝曹丕的劍術老師。
呂布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心中卻在快速盤算著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數。
“王將軍威名遠播,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董卓哈哈大笑,聲音中帶著得意:“奉先,王越將軍是我的親衛長,今後將與我們同舟共濟,你等皆是我麾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呂布心中憂慮,但面上不露聲色,他恭敬地回道。
“董公英明,有王將軍在,董公等定能如虎添翼。”
董卓聲音低沉道:“奉先,我命你負責何太后下葬之事,待何太后安葬後,你趁機挖開文陵,盜取裡面的財寶。”
呂布聞言,心中一驚,他推辭道:“董太尉,此舉不妥。文陵乃是先帝安息之地,我等怎能行此不義之事?”
李儒在旁輕搖羽扇,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補充道:“呂布將軍,此乃太尉深思熟慮之策。那些珍寶留在地下太過暴殄天物,若能為我們所用,必能為大漢帶來更多的安定與繁榮。”
呂布內心一陣鄙夷,這李儒竟然把盜皇陵說的如此冠冕堂皇。
他的聲音低沉地說道:“文優先生,布雖是一介武夫,但忠義二字,卻是我畢生所堅守。此事關乎大漢的尊嚴與先帝的安寧,我怎能輕易答應?”
董卓的臉色在呂布的拒絕下變得陰沉,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彷彿是冬日裡的寒風,刺骨而凜冽。
“呂布將軍,我知你忠心耿耿,但此事關乎天下大計,我必須得到那些珍寶。你若不從,便是違抗我的命令,後果你可曾想過?我西涼將士眾多,老夫只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