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朱翊鈞正在處理奏書,各地倒春寒一下子讓農作物損失慘重。
各地都在上報損失,朱翊鈞皺著眉頭耐心的一個個看,一個個批覆。
凍死的苗是用不了了,只能補種其他糧食,各地都有自己的規劃。
午時,朱翊鈞正伸著懶腰準備去吃飯,兵工廠的槍械研究所抬過來一把巨型牡丹。
不錯就是巨型。
原先的牡丹也就一米五六長,可是現在這把,特麼絕對超過兩米了。
而且看兩個士兵滿頭大汗的樣子這重量絕對不輕。
一個約莫一米四五的腳架被抬上來,那把“槍”放上去之後由四個卡子卡緊。
“臣牡丹研究院大學士秦明見過陛下。”
一個四十多歲的匠人這會正一臉恭敬的看著皇帝。
“秦明,你這是…牡丹?”
“回陛下,這是第四代牡丹,20毫米口徑,槍長兩米一,重一百一十三斤,底座重五十四斤。
普通步槍使用的是5.6乘45毫米標準彈藥,三代牡丹和三代火神使用12.7乘108毫米彈藥。
但是現在這杆牡丹,使用的是20乘102毫米彈藥。
槍管內增加了兩根膛線,現在共有三根膛線使得精準度大幅度提高。
槍管內壁使用鈦鋁合金鍍層,由於動能太大,臣沒敢設計成自動退彈,而是栓發。
另外臣還給此槍配備了一個三十厘米長的消音管,一個由顯微鏡改裝過來的狙擊鏡。
若是士兵站在高地,一千五百千米之內偏差最多十厘米。
若是多加訓練並且精於拋物線和風向計算,那狙殺兩千米外的敵人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就是太重了,行軍的時候不僅需要打一個木架子扛著,還要有人扛著腳架揹著狙擊鏡。
另外最主要的還需要一人背彈藥和備用槍管,不過好處也是有的,此槍可以連續擊發兩百發以上槍管才會疲勞。”
朱翊鈞這會正對著這把槍左摸摸右摸摸“嘖嘖嘖,秦明啊!兵部下過命令20毫米以上叫炮,以下叫槍。
你這個朕感覺就是炮啊!打大象都用不了這麼大。”
秦明有些臉紅“陛下,原本臣只是想給三代牡丹多加一條膛線,誰曾想這個膛線加多了確實可以提高精準度。
但是由於材料限制,膛壓太高,打不了多久就容易炸膛。
沒辦法臣只能造了一根巨型槍管,不過測試的錦衣衛將軍們都很喜歡。”
朱翊鈞有些感嘆,以前大明的槍雖然精度還算過得去,但是除了一些神槍手,絕大部分都是打的隨緣槍。
反正敵人那麼多,瞎打也能打到人。
而且由於黑火藥的限制,想要超遠距離激發就需要更大的口徑。
看看以前火神和牡丹的口徑,那麼大的槍還沒有後世的一些小口徑狙擊槍打的遠。
“這東西造價幾何?”
“回陛下,此物一支造價接近六萬元,子彈成本五元一顆。
另外火神那邊也採用了臣的槍管,不過他們使用的是半自動模式,並且配有水冷外套。
臣估計他們那個真要造出來,咱這奉天殿的不鏽鋼大門都不一定能擋住。”
朱翊鈞倒吸一口涼氣,這些傢伙這造的什麼鬼東西,怎麼隱隱和二戰的德意志軍工有些相似啊,什麼東西都敢造,這特麼和高射炮有什麼區別。
“得得得,你再弄一把,交給麻貴,讓他在戰場上測試一下效果。
這一把朕留下來收藏了,另外……算了算了,下去吧!”
朱翊鈞本來想說看看能不能試試造半自動,但是他沒有開口,這鬼東西一般人根本玩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