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布亞的行動上,中華帝國絕對不會再幹涉了。要知道,巴布亞島最繁華的地方都在德屬巴布亞內,利益遠比濟州島大得多。”

山本權兵衛點點頭,道:“這卻是一個好方法,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跟中華帝國對抗,暫時還得忍讓才是。好在中華帝國最近對我們不在那麼咄咄bī人了,這到是個好兆頭,說明日美同盟對中華帝國還是有影響力的。”

熾仁頓時嘆道:“是啊,中華帝國的工業能力實在太強了,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元級戰列艦,這實在是太驚人了。而且今年三月份開工的明級戰列艦,更是我們所無法望其項背的。我們帝國什麼時候也能夠建造明級那樣的強大戰列艦呢!”

山本權兵衛說道:“會的,我們一定會的。”

日本對朝鮮濟州島垂涎已久,1913年7月15日,在中華帝國和英國的暗中支援下,日本向德國下“最後通牒”,以要求德國將濟州島租界地地全部“jiāo還給朝鮮王國”為由,要求德國必須在7月23日正午前無條件地將濟州島jiāo由日本“暫管”。

小小的日本竟敢對德國提出這樣的無禮要求,這令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非常的不爽。顯然他絕對不會屈服的。

至7月23日德國未予答覆,於是日本對德國宣戰。

濟州島位於朝鮮半島西南海域。地處遠東地區的中心部,北距韓南部海岸90多公里。東與日本的九州島隔海相望,地扼朝鮮海峽mén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屬濟州道。呈東西長南北窄橢圓形,海岸平直少良港,火山島,最高峰漢拿山(1,950米),位於島中央,有火口湖白鹿潭。島上多瀑布。

德國自1895年強租濟州島後經營多年,到1913年濟州島戰役爆發時,德國在濟州島設有內外四道防線——前兩線為外線,三、四線為內線。內線防禦以濟州島近海的漢拿山餘脈的的大埔山、俾斯麥山和máo奇山為核心。有12座主要的炮臺,共裝備有40mén280mm炮、22mén240mm炮、4mén210mm炮、120mén150mm炮和10mén105mm炮,此外還有100mén88mm炮。這些炮臺及5座多面稜堡共駐紮有2750人,其地勢依託1500多米高的漢拿山,居高臨下非常險要,德國海軍總司令提爾皮茨曾讚歎說:“需要整整10萬的兵力,才能攻下這些要塞!”

儘管有堅固的防線,但當時德軍的兵力卻很不足。因為德國戰前已經遇見到——戰爭的勝負將在歐洲決定。在英國擁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德國很難守住孤懸海外的殖民地,所以戰前已經把主力大部調回了歐洲。當時駐濟州島的德軍除了炮臺守軍外。只有1個海軍陸戰營、陸軍4個步兵連、1個騎兵連和2個炮兵分隊,再加上奧匈帝國的300多士兵和緊急動員的德國僑民。總兵力約為5000多人。

至於海軍方面,德國遠東艦隊主力也已經撤離,南下進入印度洋去對付英國印度洋海軍,封鎖英國從印度向國內運輸物資。因此,威廉港內只留下了10餘艘小船和老舊的奧匈帝國巡洋艦“凱瑟琳?伊麗莎白皇后”號。

儘管如此,德皇威廉二世仍然親自電告兼任濟州島要塞司令的邁爾瓦德克總督:“務必保衛濟州島要塞,戰鬥到最後一人!”

1913年8月2日,日軍先遣部隊在崖月登陸,德軍因為兵力有限沒有出擊。隨後幾天日軍主力陸續到達,擔任主攻任務的是第18師團下轄:第23、24旅團、1個炮兵聯隊和1個騎兵聯隊,若干工兵和後勤部隊。另有第29旅團、第6和第12師團的各1個聯隊,陸軍總兵力達到5萬多人,司令官為第18師團長神尾光臣中將。

海軍方面,日本第2艦隊的60餘艘軍艦將濟州島港圍得水洩不通,第1、第3艦隊則在黃海和朝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