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蘇聯跟芬蘭交惡,蘇聯在跟德國瓜分了波蘭後,又計劃著進攻芬蘭。這導致歐洲對蘇聯加不滿,在這個時候,英國加不可能跟蘇聯合作了。甚至,丘吉爾為了團結歐洲各國,宣佈對蘇聯進行全面禁運和封鎖。幾個訪問英國的蘇聯海軍高階代表團無果而終。只得悻悻地無功而返。
隨後,蘇聯將目光瞄準了傳統合作國家德國和義大利。但是不幸的是,德國的船廠正忙於自己的終極戰列艦生意,無暇他顧。義大利的義大利王國級戰列艦不過是個幌,根本沒能力為蘇聯建造超級戰列艦。終只有義大利安沙爾多公司於1935年7月14rì應約完成了up…41型二等戰列艦的(40000噸級)設計,但是距離斯大林要求的十萬噸級的終極戰列艦還相差甚遠。
不得已,蘇聯只好厚著臉皮向中華帝國求助。
儘管中華帝國對於蘇聯的崛起保持jǐng惕,但是當蘇聯海軍代表團赴華請求幫助其建造超級戰列艦時,中華帝國zhèng fǔ卻意外的同意了。
原來,王辰浩認為蘇聯的海軍只能侷限在波羅的海和黑海,跟中華帝國海軍的全球海洋霸權不衝突。幫助蘇聯海軍建立波羅的海艦隊,一方面可以制衡德國海軍的壯大,另一方面可以為中華帝國海軍工業贏得鉅額的外匯收入,同時,讓蘇聯大力發展海軍,誤導其繼續發展戰列艦為主的海軍力量,可以大幅度消耗蘇聯的國力,這對中華帝國而言自然是有利的。
因此。在王辰浩的首肯下。中華帝國放寬了對蘇聯出口海軍裝備的限制,但是陸軍和空軍對蘇聯出口限制反而縮緊了,表明中華帝國對蘇聯仍然是高度戒備狀態。
斯大林自然不知道王辰浩的心思,斯大林一心恢復俄國海軍強勝的狀態,沒有任何航母作戰經驗的蘇聯海軍是堅定的鉅艦大炮主義制勝論的支持者,因此中華帝國批准本國造船廠為蘇聯建造主力艦時,他們瘋狂的高呼:“我愛中國!”
當然,蘇聯人也明白,中華帝國出品必屬jīng品,但是價格也是高的離譜。根據中蘇海軍合作協議規定。中華帝國將為蘇聯海軍建造兩艘蘇聯級終極戰列艦和兩艘二等戰列艦,造價分別預算為終極戰列艦單艦8億龍幣,二等戰列艦造價預算為單艦為12億龍幣,蘇聯需先向中華帝國支付30%的首付款。餘下款項分五次每隔半年還清。蘇聯應強化專利權管制,涉及中華帝國技術產權的專案都需要向中華帝國支付相關費用,禁止蘇聯各部門非法山寨中華帝國的產品等條件。
如此高昂的造艦費用,著實讓斯大林好一陣的蛋疼。但是為了獲得中華帝國的造艦技術,為了實現蘇聯海軍強盛的夢想,斯大林不得不號召蘇聯人民繼續發揚不怕餓的jīng神,勒緊褲腰帶籌集造艦所需經費。
而作為回報,中華帝國將為蘇聯海軍打造強的主力艦,至少保證蘇聯海軍的戰列艦可以在歐洲稱霸。儘管斯大林對於中華帝國那麼“好心”的幫助蘇聯建設海軍一事心中半信半疑,但是聯想到中華帝國的確有這個技術和工業製造能力。他還是選擇了相信。
1935年10月12rì,在中華帝國上海船舶重工的5號船塢的蘇聯級終極戰列艦首艦蘇聯號開工建造。同時,在青島的皇家船舶重工二分廠的2號船塢當中,蘇聯級戰列艦的二號艦蘇維埃烏克蘭號也隨後開工。
蘇聯級戰列艦同級建造四艘,兩艘在中華帝國建造,另外兩艘在蘇聯本土建造,工期較在中華帝國開工的兩艘滯後6個月,主要是蘇聯的技術人員需要在中華帝國學習造艦技術,以及超過60%的造艦裝置都得從中華帝國進口,運回蘇聯並且安裝除錯都需要時間。
另外。蘇聯海軍要求的八艘40000噸級的二等戰列艦也在中華帝國開工兩艘,以中華帝國唐級戰列艦為參照藍本進行設計改進,餘下六艘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