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重城需要打掉,其一是遼東城,其二是安市城。”
“張亮所部從卑沙城出發,趕到遼東城最少需要8天左右的時間,等他們趕到我們恐怕已經打下了遼東城。”
“而遼東城由我們中軍和李績所部攻打,沒有多大的問題,不如讓張亮率部去圍困安市城?”
“等我們打下遼東城,再去和張亮所部一起攻打安市城!”
不得不說,侯君集的胃口非常大,想一次性對付兩座高句麗重城。
“這”
李承乾的臉上帶著幾分難色。
對於這種重大戰略的安排,牽一髮而動全身,他並不知道該如何下決斷。
一旦決策的不對,恐怕會葬送掉張亮所部的2萬大軍,乃至全部唐軍。
他並沒有回答侯君集的問題,而是轉頭看向他的軍師。
“杜荷,你怎麼看?”
杜荷無語地翻了一個白眼。
還能怎麼看?
用眼睛看!
李承乾這傢伙,完全是當起了吉祥物,一點腦子也不想用。
吐槽歸吐槽,對於這個重大的戰略安排,還是要慎重考慮。
杜荷皺著眉頭說道:“安市城內的敵軍預估還有兩萬餘人,他們本身的戰鬥力就極為不俗。”
“如果張亮率領2萬步卒圍城的時候,淵蓋蘇文派遣大軍前來救援安市城,張亮他們能抵擋得住高句麗軍的內外夾擊嗎?”
,!
張亮留3000士卒防守卑沙城,讓行軍總管丘孝恭率領5000餘名水師行軍至鴨綠江口,把高句麗的水師給堵住。
也就是說,即便張亮所部被高句麗軍圍攻,這些援軍一時半會也不能去馳援。
張亮所能動用的,也就統率北上的2萬步卒。
侯君集笑著解釋道:“杜副大總管,高句麗軍的戰鬥力不足一提,他們也就憑藉險要且堅固的城池,才能抵擋住我們唐軍的兵鋒。”
“如果在城外兩軍交戰,即便面對兩倍乃至三倍的高句麗士卒,我們唐軍也渾然不懼!”
說到這裡,侯君集搖著頭感慨說道。
“可惜張亮麾下沒有騎兵,不然讓他也用圍城打援這個戰術,來消耗高句麗的實力。”
高句麗這邊的城池,絕大部分都是依山而建,城牆建在山上非常難破。
如果一個城池一個城池攻打,打到最後唐軍這邊的損失,恐怕也不是個小問題。
而圍城打援這一招,正好完美地克服這個大難題。
鮮少說話的蘇定方也開口說道。
“杜副大總管,我們在圍攻遼東城和安市城之前,可把周邊數百里的小城池先打下來。”
“遼東城和安市城相距不遠,沒有這些小城池的阻礙,一旦張大總管他們那邊遇到麻煩,我們也可迅速派遣騎兵前去支援。”
看到侯君集和蘇定方兩個統帥都這麼說,杜荷也把心中的顧慮放下。
“我支援侯大總管的建議!”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