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還沒睡。”
尉母攤開床上摺好的被子,說道。
“馬上睡了,牛棚那邊的母牛情況怎麼樣,啥時候下牛犢。”
尉父拿著搪瓷缸喝著涼白開,說道。
“早著呢,還有十來天。”
尉母得到訊息,不急了。
“沒事,等著就是了,快睡了,明天還要忙。”
到了第二天一早,尉母做早飯,尉父照舊拎著另外一隻木桶去河邊收下的套子。
在路上遇到幾個去自留地摘菜的大嬸,好巧不巧就有昨天看到甲魚咋呼的大嬸。
“尉老哥,你拎著木桶是要去河邊收套子嗎?這個點不在家睡覺,跑河邊幹嘛,真套到魚,在套子裡又不會跑。”
尉父不善言辭,打了聲招呼繞過幾個大嬸,往河邊走去。
他並沒有走遠,農村的嬸子最會議論人,沒注意他人還沒走遠就議論起來了。
說他瞎折騰,昨天不過是運氣好,又不是天天運氣好,還起那麼早,當誰會想跟他搶似的。
尉父經歷了好幾十年風和雨,一點都沒受影響。
整個大隊就那點三瓜兩棗的事,不聊他大嬸們找不到話題,隨她們去。
只是她們聊著聊著就歪樓了,把話題打到了他兒媳婦身上。
“老尉家的兒媳婦就是個貪嘴的,要吃這,要吃那,人都去京市了,還要她公爹給她撈魚吃。”
“不就懷個孕嘛,那個女人不生娃,就她嬌貴。”
尉父聽到這些不中聽而又刺耳的話,老實的他心頭也沒來由的升騰起了一股子怒意。
他轉過身倒回去,重重的咳嗽了一聲
“你們在瞎說啥,我家兒媳婦招你惹你了,要背後說她小話。”
幾個婦女聽到聲音,抬頭見他還沒走遠,都是訕笑,尷尬得不行。
“尉老哥,你不是去河邊收套子了嘛,快點去,我們也要回家做早飯了。”
“不說了,我們以後都不說了。”
臉皮再厚的人,背後說人家的壞話被人家現場抓包都會覺得沒臉,何況她們八卦的物件是大隊長家。
幾個大嬸沒有底氣的說完,都跑回家了。
尉父看了看她們跑得飛快的步伐,臉上沒有表情的離開了。
接連看了四個套子都沒什麼收穫,尉父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木桶,這要是回去再碰上那幫子長舌婦,估計會在背後笑死。
心中想著,尉父去了下第五個套子的地方,套子裡有兩條小鯽魚,。
撈起套子裡的兩條小鯽魚,今天這一趟看來是沒什麼收穫了。
尉父拎著木桶打道回府,路上沒有遇到愛嚼舌根子的大嬸們,這點很好。
早上一大早出門,去河邊來回時間過了一個小時,回來時尉母已經做好了早飯。
用完早飯,坐著消了一會食。
李二濤和林大軍他們都來了,開始了今天忙碌的打井日子。
經過一晚的休息,大家精神頭十足,各自拿起工具加油猛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