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蜜蜜一頭黑線,大家忙碌了一個上午,看到新鮮事物,臉上的疲憊一掃而光,竟只想著她的稿費了。
陳蜜蜜拆開信,上面抬頭是興屏縣人民文學出版社,陳蜜蜜同志。
信裡大致意思是說她投稿多彩鄉間的小短文,讓讀者看到了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並且深刻體會到了盤中餐的來之不易。
信的最後,說她的文章寫得好,特別是結尾總結把文章上升了一個層次:
時光跌跌撞撞,季節日來月往;
所嘗,所不嘗,皆不如心之向陽;
過往,一笑而忘;
未來,一心向往。
所有的成果都藏在辛勞裡。
山河無恙,你我皆安!
文章字裡行間無不展現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是一篇佳作,給她按高檔次計稿費,千字四元計算。
出版社正需要這樣的稿件,希望能簽約她,以後多寄點鄉村的文章過去。
望採納,敬禮!
等陳蜜蜜合上信封,林母就問。
“小澤媳婦,匯款單上有多少錢?”
陳蜜蜜看了一眼夾在信封裡的匯款單,她一篇短文寫了兩千字,上面有八塊。
稿件能錄上,她心裡說不出的高興,但被一堆人盯著,弄得她有些不好意思。
“林嬸,我寫了一篇文章,給了八塊錢。”
她抽出信件裡的匯款單,大大方方的展示在大家面前。
華國成立初期的稿費豐厚,很多文化人都能用自己的稿酬收入在京市買下一套價值不菲的四合院。
但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知識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實行的低稿酬,稿費高會被扣上‘黑幫分子的罪名‘。
她的匯款單無疑成了大隊一大新聞,寫文章居然真的能掙錢。
小趙也吃了一驚,他送的信件不少,還是第一次見到稿費這麼豐厚的,看來尉隊的媳婦文采不錯。
圍在一起的人都炸了,眼睛都粘在了匯款單的八字上。
要知道他們大隊是整個公社效益最好的,但壯勞力每年的分紅最高也只有三百塊錢。
隨便寫篇文章就有八塊塊錢,那一年下來不得比他們起早貪黑賺的還多。
林母激動的上前,一把握住從灶間出來的尉母的手,忍耐不住的唸叨。
“哎呦,小澤媳婦真有出息,坐在家裡都有錢拿,老姐姐,你們享福了。”
比來村裡說書的徐老漢還掙錢,徐老漢過來大隊只給他提供一日三餐的糧食,說一場書給兩分錢,只能混個肚不餓。
尉母一臉懵,怎麼大家都像盯肥肉一樣盯著她家蜜蜜。
被擠在角落的尉父從人群的縫隙裡進來,給尉母說了一遍,尉母喜不自勝,一個勁的說好。
“文化人能耐,動動筆桿子就是一筆錢,等學校建好了,我也要送我家小子去上學,以後跟隊長媳婦一樣有出息。”
“是嘞,我們都這樣了,孩子不能跟我們一樣在地裡奔,一年到頭弄不到幾個錢,還累死累活。”
尉錦澤高大的身軀站在陳蜜蜜面前,攔住激動的村民們,不讓大家撞到她。
“我媳婦兒懷孕了,經不住折騰,下午還有得忙,大家都散了散了。”
等人都走差不多了,尉母才和丁珠回到廚房忙活。
陳蜜蜜簽好字,小趙跨上車就要走,尉錦澤從褲兜裡掏出煙盒,給他遞了一支菸,讓他用完飯歇歇再走。
小趙接過煙夾在耳朵上,朝尉錦澤擺手。
“尉隊,我就不坐了,先把正事做完。”
他負責整個宏升公社十幾個大隊和機關單位信函的郵遞,現在還有幾個大隊的信沒送,眼看時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