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人去了一趟貝爾湖,來到呼倫貝爾,不能只去呼倫湖,不去與呼倫湖為姊妹湖貝爾湖。否則,有點強迫症的姜雲總覺得不完美。
貝爾湖沿岸處於邊境軍事管轄區,經過哨卡查證件後。
姜雲和趙甜驅車走在兩邊都是草地的泥巴公路上,草地上有正吃草的牛羊群,可惜的是這些草地有些沙化的跡象。沒有呼倫湖周邊的公路那樣護理的好。
經過一道售票處的檢查後,終於看到了原生態風貌的貝爾湖,湖水清澈蔚藍,海灘潔白細膩。
貝爾湖呈橢圓形狀,長40千米,寬20千米,面積60878平方千米。因為歷史的原因,它大部分歸屬蒙古國境內,僅西北部的4026平方千米為華夏所有。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倭國侵佔了整個東北地區,而當時倭國也想佔領外蒙古。1939年熊國、外蒙古同倭國貝爾湖附近爆發了軍事衝突,而衝突的結果是倭國退讓,外蒙古也獲得了該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1945年初,正值抗倭戰爭的關鍵時期,2月11日美麗國和日不落國在未通知當時的華夏政府的情況之下,私自於當時的熊國簽訂了《三國關於倭國的協定》又稱《雅爾塔協定》協議裡有一條規定:外蒙古現狀須予維持。
,!
到了華夏新政府成立後,華夏與蒙古國實際邊界線的劃定就擺在了談判桌上。
外蒙古在談判桌上以貝爾湖地區已經被其實際控制的既定事實,一口咬定整個貝爾湖是屬於蒙古的,以至於談判毫無進展。華夏的談判人員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貝爾湖的部分主權,換句話說就是兩國共同擁有貝爾湖。
為了獲得部分湖面的主權,當時的一位偉人問蒙古方:“能不能給我們留點喝水的地方”。經過艱苦的談判,才獲得66的湖面面積,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遵循歷史實際控制線劃定的。
自此以後,貝爾湖也就成了兩國共有的地方,但華夏只佔十五分之一,這是華夏人民心中的傷痛,國家被分裂,國土被分割。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蒙古國給收復回來,姜雲相信,隨著華夏的越來越強大,蒙古國和貝爾湖的迴歸這也是遲早的問題。
甚至那蘇武牧羊的貝爾加湖,也有著迴歸的那一日!
景區擁有一公里長的天然白沙湖岸,這就是貝爾湖的銀海岸,內設有野奢風格的全魚餐廳,兩人又在這裡嚐嚐這裡的湖魚,全魚宴真的很鮮美,每天都吃不膩。
集裝箱酒店林立,豪華落地玻璃窗,別緻的集裝箱湖景房,拉開窗簾就能看到美麗的貝爾湖。
在貝爾湖的銀海岸漫步半小時,驅車去瞻仰了附近的幾處敖包。
第四天去了滿洲里。
滿洲里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上個世紀滿洲里為華夏建功立業無數,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首先去了國門景區,氣勢雄偉的國門長105米,高437米,寬466米,國門莊嚴肅穆,令姜雲肅然起敬。
登上國門,熊國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國門下方有兩條寬軌和一條準軌穿過與熊國接軌。
國門內部南北塔樓一層以浮雕形式展示了五代國門的由來及變遷和滿洲里附近國界變遷的相關條約與協定,二層建有觀光廳和滿洲里歷史展廳。
穿越國門後沿著國門的另外一邊下樓走出,可以到達國門另外一邊的廣場,廣場上是以前的歷代國門,共有4座。
也參看了41號界碑、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紅色旅遊展廳、火車頭廣場等景點。
接著到了滿洲里套娃廣場,主體建築是滿洲里熊國套娃廣場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