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姜雲和趙甜的婚禮轟轟烈烈地落下帷幕。
婚宴的規模、參與人數等都在青山村,甚至在林市都打破很多記錄。
比如,酒席桌數最多,接受的禮物價值最高,接受的紅包最高,花費的酒水費用最高,伙食最好的婚宴等等。
按理說,結婚應該是比訂婚更加隆重的。
但由於是馬上過春節了,去外地或出國旅遊也是不可能的了。
接下來不僅要安排家裡春節的各項事務,就連青山集團的各項事務也需要姜雲和趙甜總攬全域性。
不過,家裡有王嬌安排,青山集團有高層特別是姜月的安排,倒也不需要姜雲兩夫妻事事躬親。
這幾天,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青山村變化如此大,特別是見識了姜雲的婚宴竟如此奢侈,都在考慮過完春節是否還要出去打工。
特別是青山村商業街也即將在不久後竣工,可以低價租買一個鋪面做些生意,還有等姜雲的幽底巖正式營業後,肯定又是會帶來一大波的遊客。
即使不做些小生意,跟著姜雲種一些比仙品蔬菜次一點的蔬菜,也能賺上不少。
還有可以做農家樂住宿或餐飲。
一個月下來,可比外出打工的三四千元工資強了一大截,就是外面上萬的月收入的所謂藍領或白領,也比不上現在在青山村的村民收入。
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來參加姜雲的婚宴,都比平時村裡人結婚的紅包厚了不少。
他們已經回來了好幾天,以前雖然和家裡人的對話或網路上知道了青山村的鉅變,但只有親身感受了後,才知道該如何抉擇。
大多數村民想春節後留下來,跟著姜雲幹,或者藉助姜雲打下了良好的環境在家裡做些什麼事。
反正,春節前後,姜雲的薈萃園來串門的村民,特別是外地打工回來的村民幾乎要把姜雲家的門檻踏破。
有姜雲的長輩,有姜雲的同齡人。
也有姜雲的發小,比如姜建新的弟弟,姜建民。
也有姜月的哥哥姜鳳,雖然姜風在外面做點小生意,每年能賺上不少,但畢竟拖家帶口在外地,還與家人長期分離。
主要是在外面做點小生意,賺的錢實在太辛苦。
每天起早貪黑,加班加點,還得求爺爺告奶奶地求別人,也不一定能很順利地把事情辦好。
有時錢收不回來,那就是等於幫別人白打工。
現在何不轉行在家裡做點生意,每日與家人一起,像自己的堂哥姜雲一家全在青山村每天生活在一起,三世同堂,一家人整天和和睦睦,豈不更好?!
這一天大年二十九,姜雲請了大家來薈萃園吃飯。
主要是姜雲的大伯、小叔還有自己一家人吃飯。
主要是姜雲的大伯、小叔還有自己一家,三家人約30人一起吃飯。
本來,姜雲想在自己的酒店裡請一大家人吃的,但考慮到都是自己人,在酒店吃顯得生疏。
在家裡吃,才能顯得關係親密,隔閡也不會很大。
這和華夏的請吃喝習慣一樣。
不是熟悉的親戚朋友,一般是不會請他們到自己家裡吃飯的。
如果一個人邀請你去他家吃飯,至少,對方已經認可了你。
同樣,也可以是把你自己認可的人請到家裡吃飯。
一家人嘛,在一起吃飯才算是真正一家人,才有家的味道,才有家人的味道。
其實,大家都:()辭職後,我回仙村當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