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性,但由於這本書是關於滑鐵盧戰爭之後歐洲的重建問題,他心目中的變革勢力是指法國的羅伯斯比爾(Robespierre)和拿破崙(Napoleon)(注意:指出相似性並不意味著表明其內心確信二者是相同的)。對我來說,這好像十分清晰:我們應該把美國的右翼……它現在正實際操縱著當局、國會、大多數*官以及很大一部分媒體……看做基辛格所指的變革勢力。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當權者不接受我們現行政治體系合法性的運動。
我誇大事實了嗎?實際上,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表明,現在管理國家執行的各團體的要員相信,某些成立已久的政治和社會機構原則上都不應該繼續存在,並且他們也不接受其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規則。
設想一下,以我們都理解的政府福利為例……包括新經濟計劃,如社會保障及失業保險;大型社會保障計劃,如醫療保障方案。如果你讀了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檔案,正是該機構影響了布什當局的經濟思想體系,你將會發現一份十分激進的施政方案:傳統基金會不僅想廢除新經濟計劃和大型社會保障計劃,它還認為正是這些計劃的存在違背了其基本原則。
我們來討論一下對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在國際組織基礎上建立起其外交政策,並且試圖清楚地表明它不是一種舊式的帝國主義力量……即在它認為合適的情況下就會使用武力。但是如果你關注那些煽動了伊拉克戰爭的新保守黨智囊團的外交政策觀點的話,你就會明白他們輕視所有那些說法。理查德·珀爾(Richard Perle),五角大樓的主要顧問團的主席發出了“由國際組織實施的國際法透過的安全政策的自由主張”,聲稱他們絕不會在使用武力這一問題上有絲毫猶豫。一位與當局關係密切的著名的思想家,美國企業研究院的邁克爾·萊丁(Michael Ledeen)聲稱,“我們是一個好戰的民族,我們熱愛戰爭。”有關伊拉克戰爭只是一系列壯烈戰爭的一個序幕的想法,一開始看起來像是左派分子的幻想,但許多與當局有密切關係的人都表明他們僅僅把這場戰爭看作是一個開端。一位政府高階官員,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告訴以色列的官員說,在伊拉克之後,美國將“修理”敘利亞、伊朗和朝鮮。
而這些都還並非故事的全部。教會和政府的分離是美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湯姆·狄萊,議會多數黨的領導人,告訴選民他正在努力促進“雙邊世界視野”,比爾·克林頓不同意這個觀點,這激發了他對克林頓的把柄窮追不捨。(狄萊也譴責學校向學生講授進化論,甚至於把科羅拉多州科倫拜中學的校園槍擊事件也歸咎於教學工作。)
甚至於現在存在著這樣一些疑問:管理這個國家的人到底是否接受合法性來自於*程序這一觀點。《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保爾·吉戈特(Paul Gigot)盛讚“資產階級*”,即暴力的抗議者在邁阿密*,使得投票得以重新統計(那些暴徒,後來被證實,並非憤怒的公民,而是受僱於政府的特務),同時,據他的密友唐·埃文斯(Don Evans),現在的商務部長說,喬治W。布什相信他是受上帝的召喚來領導這個國家的。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關於2000年大選的爭論似乎並沒有引起勝利者一方絲毫的謹慎和謙卑。考慮一下,安託尼·斯科利亞*官(Justice Antonin Scalia)的如下反應,當他被一個學生問及在做出大選結果是布什獲勝的最高法院的決定時,他有什麼感覺,是否感到極度痛苦呢?對結果感到擔心嗎?“不,感覺很棒”,他回答說。
導言 變革的勢力(3)
你設想一下我剛剛認真描述的景象,你將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現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