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上八點鐘。
為了配合華夏的電視轉播,nba特意把超音速的比賽安排在最後一場。
此前的兩場聖誕大戰已經結束。
在步行者和魔術隊的大(菜雞)戰(互啄)中,步行者更勝一籌。
103:93
或許是因為聖誕大戰的原因,麥迪表現得非常積極,爆砍43分9籃板。
結果,遇到了步行者隊3人得分20+,直接把魔術隊的防守打成了篩子。
要知道,步行者可是以防守著稱,至於說進攻火力,只是還可以的樣子。
這就是最佳教練的執教能力?
這就是裡弗斯一句話拒絕鄧肯,把鄧肯踹回馬刺隊的底氣?
防守端有問題,進攻端也有。
尤其是麥迪,別看入賬43分,事實上,效率可真差,命中率只是40%出頭。
全場比賽,麥迪出手31次,只得到了28分。
那麼剩下的15分哪來的?自然是罰球。
全場比賽,麥迪獲得了19次罰球,罰中了其中的15個。
有一種粗略估計得分效率的計算方法,那就是把每次罰球換算為0.5次出手。
也就是說,麥迪用40.5次出手,得到了43分,也就是他每次出手能夠得到1.06分。
這個效率還可以。
艾弗森的命中率也很低,可為什麼他是聯盟公認的得分高手?
因為他的得分效率真不低,就是因為罰球。
上賽季,艾弗森的命中率只有40%出頭,可是他場均29.2次出手,能夠得到28.5分。
每次出手能有0.98分,效率已經不低。
犯規目前nba的另一位球員,兢兢業業的那個20+,卻從來沒法成為球隊核心。
沒錯,說的就是小牛隊的邁克爾芬利,隨著諾維茨基的成長,邁克爾芬利已經不再是球隊核心。
同樣是上賽季,邁克爾芬利命中率獎金46%,整整比艾弗森高了6個百分點。
可是他場均22次出手,能夠得到22.6分,每次出手能有1.02分。
也就是說,艾弗森和邁克爾芬利的效率相差無幾,他的得分卻要更高。
不止如此,造犯規對於球隊的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
這就是超級球星,和普通球星的區別。
好吧,說了這麼半天,王昊其實想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我不是針對誰,我的意思是在座的都是垃圾!
一次出手,才只有1分,這效率真一般。
上賽季,王昊場均15.5次出手,罰球也只有場均4個,就有21.7分。
也就是說,王昊每出手一次,就能夠得到1.25分,這就是差距啊!
當然,這個賽季,他的得分效率也在降低,勉強還能維持在1.1以上。
除了對手防守的針對之外,更重要的,則是這個時代的特徵。
如今的nba,顯然更重視球星單打,而單打的效率,畢竟不可能比戰術配合高。
後世,nba的單場得分越來越高,不只是球隊打了分高,球員的得分也高。
這不僅是防守強度降低的因素,也有技戰術方面的改變,單打也還有,可技戰術配合更多。
話題扯遠了,言歸正傳。
在開拓者和湖人隊的比賽中,開拓者再一次完成復仇,在聖誕之夜,在斯臺普斯中心,他們帶走了勝利。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沒辦法,開拓者和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