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覺嘀咕道:“這個鬼小子到底要鬧騰道什麼時候才算是個頭呢?”
在這“李瘋狂月”的浪潮中,影視圈內對於李小樂的評價明顯提高了,李小樂甚至收到了小霸王學習機的代言邀約,要知道這個品牌上一個代言人可是國際影星陳龍,可見自己品牌知名度也逐漸建立起來了。
就連李小樂任教的中戲內部,也邀請了李小樂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主題是“中戲的招生選材模式的改進”
他們針對的主要的例子其實就是李小樂本人。那位主持會議的周雲教授提出的問題是:
“既然李導演的優秀是有目共睹的,那麼三,四年前,他來兩次參加中戲,北影的面試,為什麼會沒有人選擇他的,為什麼這麼多有眼光的教授,都與這位優秀的影視人擦肩而過呢?
要知道,就算是黃勃那種形象並不好的,都有教授慧眼識珠,為什麼李小樂這種各方面都不錯的人卻沒有人看上他呢?”
對此,周雲今天也給出他自己的分析。在這位招生部的專家,在面試會上產生遺珠的問題在所有的影視面試中都時常發生,而導致這一嚴重錯誤發生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個人。
這個人中包括了負責的教授以及各系主任對於學生天賦的分辨問題。因為人往往擁有著主觀的一些論斷,這也會讓教授或系主任觀察到心儀的演員之後,就對於後面觀察的學生失去了動力,而這樣必將導致錯誤評估的發生,對於這種錯誤,周雲教授給出了一句最為中肯的建議:要永遠抱著最好的學生是下一個的想法。
總體來說,作為這個座談會的主角,李小樂一直都是哭笑不得,特別是要讓他總結什麼成功自學經驗的時候,他幾乎說不上來什麼,他總不能說自己上輩子在圈內混了快十年,才累積了這麼點東西,然後穿越回來才有點成績的。
時間已經來到了8月份,《士兵突擊》卻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連率先首播的江蘇臺,也扛不住了,在下午時段率先開始了重播,這根本已經違反了電視劇的重播必須隔首播三個月上的鐵律了。
可那又怎麼樣呢?在下午2:——3:00的時段,《士兵突擊》面對的對手是《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與《還珠格格》這些經典劇目的圍剿,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重播的《士兵突擊》還是得到13·4的收視份額,拿到了同時段的第一名。
從這個重播播出的結果,所有的電視臺突然恍然明白了一個事實,《士兵突擊》並不僅僅是一個潮流,而是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
每年內地幾萬集電視劇中,總會有幾部成為佼佼者,在某個時段,某個頻道成為當年的佼佼者,這並不稀奇,只要故事夠吸引人,或許足夠有新意,或者演員受到大家喜愛,都有可能成為這種收視不錯的電視劇。
但收視率好,且老少咸宜電視劇,跟經典劇集卻有著一條几乎不可逾越的鴻溝,那就是圈內人所說的“精緻度。”
所有觀眾一開始看電視劇的時候,主要是看的劇情發展,不管他是恨是愛,只要能有個念想他就會跟著看下去,因為電視劇不是電影,又不花錢,反正都看了,看到結局當然是應該的。
所以大部分電視劇都會選擇熱門題材,去迎合觀眾的口味,在前幾集上面花費最大的精力,而後面的拍攝就要簡陋的多了,只要拿到收視率就可以了,這個現象在周播劇的美國特別的明顯。
可一部劇集要能成為“經典”,那麼他就必須要經過重播的考驗,不是一遍兩遍,而是無數遍。
重播的時候,觀眾都幾乎知道劇情的,看的就不是主要是故事了,而是人物,音樂,背景,或者是演員的演技。
所有細節都會無限制被放大,一集三十集的電視劇舉例,如果不是每集質量都過硬,都夠精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