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歷史沒有如果。
五、家族分裂
伊達政宗在摺上原合戰中擊敗蘆名氏後,雖然鞏固了在奧州的統治地位,但也引發了更大的危機。蘆名氏的滅亡觸怒了其背後的總後臺豐臣秀吉。天正十九年(1590年),秀吉向上杉和佐竹等東國大名下達了討伐伊達氏的命令。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伊達政宗採取了兩面策略:一方面派使者上京,解釋說並無與關白為敵之意,滅亡蘆名氏只是為了報父仇;另一方面則暗中聯絡小田原的北條氏,準備先攻破常陸佐竹氏,再謀求更大的發展。
然而,伊達政宗的猶豫不決導致了伊達家中的分裂。政宗的母親保春院一直不喜歡長子政宗,卻偏愛次子小次郎竺丸。此外,政宗的舅舅最上義光也將政宗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最上義光對伊達氏早有吞併之心,更重要的是,在最上義守和義光的爭鬥中,政宗站在義守一邊。義守失敗後,最上義光繼承了家督之位,對政宗的仇恨更深,暗中攛掇其妹發動政變,廢黜政宗的家督之位。
豐臣秀吉的關東攻略成為保春院和政宗間矛盾激化的導火索。政宗的猶豫不決讓保春院認為他會毀了伊達家,甚至可能牽累到舅家最上氏。因此,保春院計劃暗殺政宗,代之以次子竺丸。
天正十七年(1589年)六月,伊達政宗進入會津黑川城,並準備將居城從米澤移至此處,表現出向南大舉侵攻的勢頭。隨後,他又臣服了白河、石川、巖城等豪族,滅亡了二階堂氏,勢力繼續膨脹。十一月,豐臣秀吉釋出小田原征伐令。
天正十八年(1590年)元月,豐臣秀吉命令奧羽諸侯小田原參陣,意圖在掃蕩關東的同時,一舉平定東北地區。伊達政宗雖然口頭答應,但一再拖延動身的時間,這自然引起了保春院的擔憂。三、四月間,保春院以送行為名,帶著竺丸從米澤城來到黑川城,居住在西館中。四月五日,政宗來到西館向母親辭行,準備次日動身前往覲見秀吉。然而,由於家中分裂,政宗的行程一再耽擱,直到五月九日才離開黑川城。
此時,關東各地正在激戰,伊達政宗被迫繞道越後、信濃,兜了一個大圈子,才在六月五日來到小田原附近的秀吉本陣中。此時,後北條氏的河越、江戶諸城已降,缽形、八王子等城也即將陷落,勝負大勢已定。在這種情況下,政宗的到來顯得過於遲緩,引起了秀吉的極大不滿。秀吉認為政宗有意拖延,準備殺掉政宗,並在滅亡小田原北條氏後揮師北上,徹底吞併伊達領地。
然而,伊達政宗的聰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在此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他透過各種手段向秀吉表明了自己的忠誠,並承諾全力支援豐臣政權。最終,秀吉接受了政宗的效忠,沒有立即採取極端措施。伊達政宗的這一舉動不僅保住了伊達家的領地,也為他日後的發展留下了空間。
這次危機雖然暫時化解,但伊達家內部的分裂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政宗的母親保春院和弟弟竺丸的反對聲音依然存在,這也促使政宗在後續的治理中更加謹慎,努力平衡各方利益,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六、臣服豐臣
天正十九年(1590年)二月,伊達政宗剛剛回到米澤城不久,豐臣秀吉就攻滅了後北條氏,開始對奧羽地區的領國勢力進行重新分配。未能及時參陣的大崎、葛西等大名的領土被剝奪,這引發了這些家族遺臣的不滿。同年十月,這些家族的遺臣發動了一揆(民眾起義)。次年年初,討伐軍總大將蒲生氏鄉向秀吉密報,一揆中有人使用了政宗的旗幟和指物,並且他還搜獲了一封政宗煽動一揆的書信。
,!
面對這一嚴重指控,伊達政宗採取了極為謹慎和智慧的應對策略。他將塗以金箔的磔刑柱置於佇列之首,自己再次穿上象徵死刑犯的服裝,上洛向秀吉申訴,表明自己與這一事件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