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馮子材與鎮南關大捷

奮勇作戰,最終取得了勝利,追擊敵人至關外二十里。

戰後,馮子材率部攻克文淵,進而收復諒城、長慶等地,俘獲並斬殺了多名法軍士兵。越南人民得知馮子材的到來,紛紛前來歡迎,並積極支援清軍作戰,為他們提供糧食和嚮導服務。在越南民眾的幫助下,馮子材進一步穩固了戰線,並準備進一步進軍北圻地區。

正當馮子材準備進一步行動之際,清廷下達了停戰詔書。馮子材心有不甘,但仍服從命令,率軍班師回國。當他離開越南時,無數越南民眾夾道哭泣,表達了對這位英雄的不捨之情。馮子材也為之動容,不禁淚流滿面。回到國內,他受到了軍民的熱烈歡迎,沿途百姓紛紛跪迎,場面感人至深。

馮子材從越南撤軍回國後,被清廷任命為欽廉一帶的防務督辦,並協同辦理廣西軍務。此外,他還被授予了太子少保的榮譽稱號,世職也被提升為三等輕車都尉。

五、扶病遠征

光緒十三年(1886年),馮子材在經歷了鎮南關大捷後的短暫休整期後,又面臨著新的挑戰。這一年,他被委派率軍前往瓊州(今海南島),負責平定當地的黎族起義。馮子材憑藉其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能力,迅速平息了這場動亂,為此,清廷特地下詔對他進行了表彰。然而,儘管獲得了嘉獎,馮子材的身體狀況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在隨後被調任雲南提督時,他以健康不佳為由並未立即赴任。

到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馮子材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清廷加授他尚書銜。同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馮子材再次被徵召,負責召集舊部駐守鎮江,隨時準備應對戰局變化。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中日戰爭告一段落,馮子材也隨之撤離江南。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中英兩國圍繞片馬地區的邊界爭議日益加劇,馮子材被任命為雲南提督,前往該地處理邊境事務,穩定了當地的局勢。這段時間,馮子材不僅需要處理軍事上的事務,還要兼顧地方治理,確保雲南地區的安寧。

到了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馮子材正在為加強省內的防務做準備,此時正值義和團運動爆發,北方局勢動盪不安。馮子材上書朝廷,表示願意率部入京勤王,但清廷考慮到實際情況,並未批准他的請求,只是對其忠勇之舉給予了高度評價。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馮子材再次被調動,這次他被任命為貴州提督。然而,年邁的馮子材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終於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因身體原因被免去了職務。

就在馮子材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之際,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廣西欽廉一帶的會黨活動頻繁,兩廣總督岑春煊請馮子材出山管理團防。馮子材雖已年屆八旬,但仍懷揣報國之心,立即著手招募並訓練軍隊,準備再次為國效力。然而,正當他與兩個兒子準備踏上戰場之時,卻突然病重,不久便離開了人世,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