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章 張永:明朝權閹的雙面人生

決絕。

三、剷除劉瑾

正德五年(1510年),寧夏地區突發叛亂,以何錦為首的一群賊臣擁立宗室朱寘鐇發動叛變,意圖篡奪帝位。這一訊息震動了朝廷,明武宗迅速作出反應,任命張永總督軍務,領兵三萬及各地援軍,以雷霆之勢前去平叛。與此同時,朝廷召回了已退休的楊一清,讓他與張永共同領兵西征,這一組合成為了日後扳倒劉瑾的關鍵。

在前往寧夏的路上,張永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力與親民作風。他不顧路途艱險,與士兵同甘共苦,嚴格治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甚至用自己的家財犒賞軍隊,極大地提升了士氣。在得知叛亂已被邊境官員平定後,張永並未鬆懈,他沿途釋出榜文,安撫民心,強調明武宗的寬仁政策,有效地穩定了局勢。

抵達靈州後,張永與楊一清共同審訊叛亂分子,採取寬嚴相濟的策略,釋放被脅迫者,嚴懲首惡,確保了地區的快速恢復和平穩過渡。他們的合作不僅體現在軍事行動上,更在處理後續事宜上展現了深思熟慮的政治智慧,比如提議革去慶王的護衛權,以此來警示其他藩王,維護中央權威。張永還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限制王府交結賓客,以防微杜漸,這些提議均得到了明武宗的支援。

在平叛勝利後,張永抓住時機,嚮明武宗呈上了關於劉瑾的十七條罪狀,揭露其為禍根源,指出朱寘鐇之所以能以討伐劉瑾為名發動叛亂,皆因劉瑾的專橫跋扈。明武宗聞此大怒,終於下令逮捕劉瑾,經過廷臣審訊,劉瑾的種種罪行昭然若揭,最終被處以極刑,其黨羽也被清理。這一舉措,不僅剷除了長期威脅朝綱的宦官勢力,也為張永贏得了巨大的聲望。

四、彈劾離職

正德年間,儘管張永在平定寧夏叛亂及剷除劉瑾等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顯著增強了其在朝廷中的地位與影響力,但他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此時的明朝,朝政複雜多變,張永在取得一系列勝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皇帝身邊佞幸小人的嫉妒與排擠。

正德七年(1512年),正當張永積極投身於國家治理,特別是在山東、河南、北直隸等地寇盜頻發的情況下,他憂心忡忡,不僅在幕後策劃調兵遣將,還直接為前線將領出謀獻策,助力平寇,同時,他還關注民生,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建議。例如,他主張錄用民間有才之士,以充實朝堂;減少因戰事而臨時增加的賦稅,減輕百姓負擔;並對財政收支提出了更為謹慎合理的規劃,所有這些提案均觸及到了國家治理的核心問題,體現了張永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決策者的形象。

此外,張永還受命與司法部門合作,共同審理案件。他依據事實與法律,公正裁決,挽救了不少無辜的生命,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因其在多方面的傑出貢獻,逢年過節,明武宗常賜予他珍貴的寶物、錢串及羊酒等,以示表彰和恩寵。

然而,正是張永這種忠誠與正直的性格,使他在朝中樹敵眾多。尤其是一些 依 仗 皇帝寵信的奸佞之徒,他們在張永屢次糾正其不當行為後,懷恨在心,密謀中傷。最終,張永捲入了一場庫銀失竊案,儘管此事的真實性與張永的直接關聯至今仍有爭議,但這起事件卻成為他政治生涯的一個轉折點。佞臣們利用這次機會,誇大其詞,成功說服了明武宗,導致張永被迫離職。

五、抵禦賊寇

正德年間,明朝內外交困,張永作為一位兼具軍事才能與政治智慧的重臣,在抵禦賊寇與平定內亂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正德九年(1514年),乾清宮突發大火,張永藉此契機官復原職,重掌御用監印,不僅負責皇宮內部的重建工程,還被委以外督軍務的重任,顯示了明武宗對其能力的高度信任。面對北方邊疆的警報,張永與都御史叢蘭共同領導兵馬,形成強大的軍事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