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在他們的輔佐下實現天下治平。周延儒對此卻顯得憂心忡忡,他意識到皇帝的期望越高,未來的責任和可能的責備也將越重。
五、欺君誤國
周延儒的晚年政治生涯,因一系列決策失誤和行為失當,最終導致了其政治生命的終結。在明朝內外交困的背景下,周延儒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其表現卻遠未達到崇禎帝和民眾的期望,反而加速了其政治生涯的崩潰。
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面對清軍的再次入侵,周延儒作為內閣首輔,未能提出有效對策,而是選擇了一個看似迷信的手段,希望透過宗教儀式來抵禦外敵,這一行為不僅未能挽回頹勢,反而暴露了其無力應對現實挑戰的困境。當崇禎帝詢問其關於與清和談的意見時,周延儒的沉默不語,更是讓皇帝對其失去了信心,預示著其政治地位的下滑。
隨著清軍的深入,周延儒被委任督師,負責阻擊清軍。然而,他的行動卻充斥著敷衍與虛偽。在接到命令後,周延儒雖迅速出征,但在戰場上的表現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他不僅未親自指揮戰鬥,反而在後方享受盛宴,與將領們沉溺於酒色之中,完全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周延儒及其隨行官員還不斷地向朝廷上報虛假的勝利訊息,謊稱連戰皆捷,這一系列行為極大地誤導了崇禎帝,也損害了明軍計程車氣和戰鬥力。
更為嚴重的是,周延儒在督師期間的腐敗行為,如收取賄賂為將領敘功,進一步惡化了軍中的紀律,加劇了軍隊的渙散。當崇禎帝得知真相後,對周延儒的憤怒達到了頂點。儘管最初崇禎帝對周延儒仍有幾分寬容,允許其體面地退休,但周延儒的行為已觸及了皇帝的底線,也觸怒了朝野的公憤。
周延儒的最終結局,不僅是個人悲劇的體現,也是晚明政治腐敗和統治階層無能的象徵。他的失敗,反映了明朝末年中央政府的軟弱無力,以及面對內外危機時的束手無策。周延儒的故事,是對後人的一次警醒,提醒著每一個執政者,權力的行使必須謹慎,否則不僅會危害國家,也會毀滅個人。
六、獲罪賜死
周延儒的政治生命,在一系列的指控和審判中走向終結。崇禎帝對周延儒的不滿與日俱增,特別是當清軍第六次入侵,周延儒督師無功,加之後續的腐敗指控,使得皇帝對這位曾經倚重的首輔徹底失望。周延儒被召回京城後,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各種攻訐紛至沓來,揭露其種種不法行為,包括透過幕客招權納賄、與內侍勾結等。
山東武德道兵備僉事雷演祚的揭發尤為關鍵,他不僅揭露了周延儒的親信範志完的罪行,還將矛頭直接指向周延儒本人。隨後,周延儒的義子吳昌時也被指控竊權納賄,與內侍勾結,這觸及了崇禎帝最敏感的神經。在審訊吳昌時的過程中,崇禎帝親自介入,最終將吳昌時處決,顯示了他對腐敗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周延儒在被召回京城的路上,已經預感到自己的命運,甚至焚燒了藏寶的樓閣,似乎在清算自己的過去。抵達京城後,他被安置在寺廟內,處於嚴密監控之下。面對即將到來的審判,周延儒上書請求戍邊,試圖以實際行動贖罪,但未獲回應。
最終,三法司對周延儒的判決為充軍終身,但崇禎帝推翻了這一判決,親自下旨將其賜死。周延儒的死亡過程充滿了戲劇性,當聽到“姑念首輔一品大臣”時,他還抱有一絲僥倖,但隨後的賜死旨意讓他徹底絕望。在錦衣衛的監督下,周延儒被勒令自裁,死前留下了一首絕命詩,表達了對皇恩的感激和對自己命運的無奈。
七、結語
周延儒的一生,是才華與腐敗、忠誠與背叛的交織。儘管他在政治上有過輝煌的時刻,但最終還是因其個人的貪婪與不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清修《明史》將其列入“奸臣傳”,這一評價反映了後世對其行為的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