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了與陳子龍的感情波折之後,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遇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錢謙益。錢謙益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大文豪,曾經擔任過朝廷的禮部侍郎,年紀輕輕就獲得了探花的身份。這一年,柳如是二十歲,正值青春年華。
兩人初次相遇時,錢謙益便被柳如是的才華和美貌所吸引。柳如是則以男裝形象出現在錢謙益面前,這樣的大膽舉動展示了她獨立自主的性格。錢謙益被柳如是的膽識和才華所折服,兩人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
為了表達對柳如是的敬重與愛慕之情,錢謙益在其住所半野堂旁特意建造了一座名為“我聞室”的建築。“我聞室”這個名字取自佛教經典中的“如是我聞”,寓意著兩人之間的對話如同佛祖與弟子之間的對話一樣,充滿智慧與深意。這不僅是對柳如是才華的認可,也是兩人情感的象徵。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日益緊密。他們常常一同出遊,徜徉於山水之間,享受著詩酒作伴的生活。錢謙益的深情厚誼感動了柳如是,她決定嫁給這位已經年過半百的錢謙益。
,!
然而,這段婚姻遭到了世人的非議與反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一位年輕的女子嫁給一位年紀遠大於自己的男子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但柳如是和錢謙益並沒有被外界的聲音所動搖,他們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愛情。最終,兩人不顧一切地結為 夫 婦 。
四、殉國未果 堅留常熟
當明朝滅亡,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南方的南京建立起了一個小朝廷,即所謂的弘光朝廷。柳如是支援丈夫錢謙益擔任了南明朝廷的禮部尚書。然而,隨著清軍的南下,局勢變得愈發緊張。當清軍逼近南京時,柳如是提議與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以維護國家的榮譽和自己的節操。然而,當錢謙益真的走到水邊試水時,卻以水太冷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
這一事件暴露了錢謙益在面對生死抉擇時的猶豫不決。柳如是對此感到失望和憤怒,她認為在這種危急時刻應當堅守大義,不惜犧牲個人的生命來維護國家的尊嚴。她多次勸說錢謙益應該選擇殉國,以保全自己的名節,但錢謙益始終沒有采取行動。
在柳如是一再的勸說下,她甚至嘗試自己投水殉國,但被錢謙益和其他人及時阻攔。錢謙益最終選擇了投降清朝,這讓柳如是感到更加憤怒和失望。她原本期望丈夫能夠堅守節操,卻沒想到他會選擇屈膝投降。
隨後,錢謙益降清並北上赴任。柳如是堅決不願意隨同前往,她選擇留在常熟家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在此之前,當錢謙益前往南京任職時,柳如是曾身著戎裝,騎馬與錢謙益並肩前往,顯示了她的豪邁和堅定。如今,面對丈夫的選擇,她選擇了留在家鄉,以此來表示對丈夫行為的不滿。
五、營救謙益 慰勞義軍
在清順治四年(1647年),錢謙益因為捲入黃毓祺的反清案而被捕入獄。這對柳如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錢謙益被捕後,柳如是沒有放棄希望,她四處奔走,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和所有可能的手段來營救錢謙益。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順治五年(1648年),錢謙益終於得以獲釋。
為了營救錢謙益,柳如是在病中親自出面,甚至不惜賄賂官員以求釋放錢謙益。她的行動展現了她對丈夫的深情和對正義的堅持。不僅如此,柳如是還鼓勵錢謙益與那些仍在抵抗清朝統治的義軍領導人如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人保持聯絡,並盡其所能地提供資助和支援。
柳如是的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們對錢謙益降清行為的負面評價。她的義舉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勇敢和堅定,也讓人們看到了她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忠誠。
然而,柳如是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清康熙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