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1649年),隨著何騰蛟在湘潭被清軍俘獲並處死,郝搖旗對南明永曆小朝廷徹底失去了信心。他不再接受永曆朝廷的排程,而是選擇獨自活動於貴州東南部的黎平府。面對清軍的進攻,郝搖旗率軍倉促應戰,結果大敗,被迫退往廣西慶遠,在廣西與貴州交界地區活動。
不久之後,郝搖旗得知劉體純等大順軍餘部已經在湖廣西山一帶定居,於是他也前往湖廣,與這些殘部重新建立了聯絡,並在房縣羊角寨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當時,大順軍餘部使用永曆年號,並藉故明封號以穩定民心,郝搖旗則在軍中擁立明韓王朱本鉉,同時與夔東一帶的南明軍保持合作。
順治七年(1651年)十二月,郝搖旗被南明朝廷封為益國公。然而,順治九年(1652年),當大西軍領袖孫可望派人與大順軍餘部聯絡時,郝搖旗並未像其他將領那樣與孫可望修好,而是繼續堅持奉韓王為主。他在西山十三家中實力最強,對外與清軍作戰也最為頻繁。
,!
郝搖旗在這一時期主要活躍於鄖陽府的保康、竹山、竹溪以及襄陽府的均縣、南漳、光化、谷城等地。順治九年(1652年)八月,郝搖旗率軍渡江,突襲夷陵州,清軍敗退,郝搖旗部得以攻入夷陵。同年十一月,郝搖旗與劉體純、袁宗第、拓天寶、黨守素等合兵兩萬餘人,攻破了竹山、竹溪,清軍驚呼當地“二竹地方響應投賊,盡皆不為我有”。
順治十年(1653年),郝搖旗部攻克了谷城屏風寨,並在銅山、茅坪屯兵。次年,郝搖旗再度攻克屏風寨,並與劉體純部配合,在光化、均州、谷城一帶活動數月,籌措軍糧,打擊清軍。順治十四年(1657年),郝搖旗率精銳騎兵襲擊襄陽,一度控制該城,但很快在清軍援軍到來後撤離,退入南漳山中。
在與清軍作戰的同時,郝搖旗還積極與各地的抗清力量聯絡,擴大影響力。順治十年七月,郝搖旗派遣總兵週中啟、副將李良等人前往德安、隨州一帶組織隊伍。順治十一年正月,郝搖旗透過宋謙與陝西抗清軍首領虞胤聯絡,並授權宋謙在河南、山西等地發展抗清力量。之後,郝搖旗與虞胤多次商議舉事,並試圖聯絡山西五臺山的高鼎、太行山的牛光天等共同抗清。
郝搖旗還試圖在佔領區建立地方政權,設定“偽官”,刻印符信。儘管條件越來越艱苦,郝搖旗和他的部隊仍然堅持“練兵屯墾”,在險要之地堅守陣地,抵禦清軍的招降。
四、兵敗身亡
康熙元年(1662年),隨著清軍在西南地區的勝利,南明永曆帝被處死,抗清將領李定國也在邊境病逝,清軍隨即集結了陝西、湖廣、四川三省的兵力,準備會剿在西山的大順軍餘部。十一月二十日,清軍到達前線,分三路進攻大順軍。
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初八日,陝西提督王一正、興漢總兵於奮起、河北總兵鮑敬率領清軍抵達房縣,與郝搖旗部大順軍在橫水展開激戰,郝搖旗部戰敗。三月中,郝搖旗派遣部將白良輔潛出羊子山,意圖焚燒清軍屯糧,但清軍已有準備,白良輔在行動中被斬殺。同月二十五日,郝搖旗與王一正等部再次交戰於張老河,郝搖旗再次戰敗。
與此同時,袁宗第、李來亨等大順軍餘部也被清軍擊敗。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大順軍餘部決定集中兵力進行反擊。六月二十日,郝搖旗率領老營精兵前往與劉體純等部會合,於七月十日抵達巴東陳家坡劉體純營地,十七日與李來亨等部會合於三對河。
二十二日,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等部大順軍在七連坪對湖廣清軍發動了反擊,將三萬餘清軍擊敗,並乘勝追擊至南陽河、興山縣,擊斃和擊傷大量清軍。清湖廣提督董學禮一路逃到夷陵,不敢再出戰。隨後,郝搖旗與李來亨、劉體純、袁宗第、拓天寶、黨守素、馬騰雲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