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因功被進封為左都督。1660年(順治十七年),他又被調往廣西等地繼續鎮守。
四、復鎮甘肅
1661年(順治十八年),張勇被調任為雲南提督。然而,由於他在甘肅長期鎮守,深得當地番族的敬畏和服從,1663年(康熙二年),清廷決定將他調回甘肅擔任提督。這一決定反映了清廷對張勇管理能力的認可,以及對他穩定西北邊疆的期望。
1664年(康熙三年),張勇因其在軍事和政治上的貢獻,被加封為太子太保。這一封賞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認可,也是對他未來工作的鼓勵和支援。
不久之後,厄魯特蒙古請求遷移到水草豐美的西喇塔拉地區。張勇意識到西喇塔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認為如果讓厄魯特蒙古在此駐牧可能會帶來安全隱患,於是親自前往厄魯特蒙古部落進行勸說。在他的努力下,厄魯特蒙古暫時擱置了遷移計劃。隨後,張勇向朝廷上表,請求在西喇塔拉地區修建一座堅固的城市,以加強該地區的防禦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得到批准後,張勇在西喇塔拉地區修建了永固城(位於今甘肅民樂)。這座城市的建成不僅加強了對這一重要地區的控制,也為當地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此外,張勇還在永固城周圍設立了八個營寨,互相連線,形成了一個堅固的防禦體系,以便於在緊急情況下互相支援。
1665年(康熙四年),厄魯特蒙古最終遷移到了靠近甘肅的地區。面對這一變化,張勇認識到需要加強對這一區域的安全防範。為此,他請求朝廷增加西寧地區的戍衛兵馬。這一請求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認可和批准,從而增強了該地區的防禦力量。
五、平定三藩
1673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清,四川總兵吳之茂響應。1674年(康熙十三年),吳三桂派遣使者試圖招降張勇。面對這一情況,張勇果斷地捉拿了吳三桂的使者,並向朝廷上奏,表明了自己忠於清朝的態度。同時,他開始督軍防禦陝西提督王輔臣的潛在威脅。
1675年(康熙十四年),隨著局勢的惡化,甘肅巡撫華善向朝廷上書,稱王輔臣響應吳三桂,而西番土回也趁機作亂,指出河西地區之所以沒有淪陷,完全是張勇的努力和功勞。基於此,康熙帝任命張勇為靖逆將軍,並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力。不久之後,張勇斬殺了王輔臣派來的使者,因功被封為靖逆侯。
面對王輔臣部將潘瑀、曾文耀對洮州(今甘肅臨潭)、河州(今甘肅臨夏)的攻擊,以及番族趁機在河西肆虐的情況,張勇率軍攻打河州,並命令土官楊朝梁攻打洮州。在這一系列戰鬥中,曾文耀和潘瑀相繼敗退。同年六月,張勇攻打鞏昌(今甘肅隴西),擊敗了王輔臣的部將任國治。當時,貝勒董額正將王輔臣圍困在平涼,但由於久攻不下,康熙帝命令張勇率軍協助。然而,張勇上疏表示鞏昌是戰略要地,難以分兵。在聽取了廷臣的意見後,康熙帝決定讓張勇固守鞏昌。
與此同時,吳三桂派吳之茂北上支援王輔臣,並屯兵於西和。張勇與振武將軍佛尼埒、西寧總兵王進寶聯合抵抗,連續三次戰鬥均取得了勝利。同年十二月,寧夏發生兵變,提督陳福遇害。1676年(康熙十五年),張勇上表推薦天津總兵趙良棟,康熙帝隨即任命趙良棟為寧夏提督。不久,張勇因收復洮州和河州的功績,被加封為少保兼太子太保。
三月,張勇在十八盤坡擊敗吳之茂,收復了通渭。吳之茂退守樂門,佔據險要之地,並設定了十一座營寨。趁著清軍立營未穩之際,吳之茂發動了突然襲擊。張勇與都統赫葉採取南北夾擊的策略,使用火器大敗叛軍。吳之茂集結殘軍再次出戰,但再次被張勇擊敗,不得不連夜逃走。在牡丹園、北山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