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9章 胤祹:康熙朝的賢能之臣——歷經四朝的宗室重臣

態度,被雍正帝封為郡王,這是對他之前功績的一種肯定。然而,好景不長,雍正二年(1724年),胤祹的仕途出現了轉折。

在這一年,宗人府向雍正帝提出了對胤祹的彈劾,指控他在處理事務時不夠謹謹。這樣的彈劾在當時是非常嚴重的,因為它不僅關係到個人名譽,更直接影響到其在朝中的地位。根據當時的記載,胤祹因此被降級,從郡王降為貝子。然而,這還不是全部,緊接著,由於在處理聖祖仁皇帝的儀注和封妃金冊時出現了遺漏和錯誤,胤祹再次受到責罰,被剝奪了貝子的爵位,降為 奉 恩 鎮國公。

這一連串的打擊無疑對胤祹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反映了雍正帝對皇族成員的要求極為嚴格。雍正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整頓朝綱,確保每一個職位的人都能夠盡忠職守。

然而,胤祹並沒有因此沉淪。雍正八年(1730年),或許是鑑於他在被降職後依然保持低調和勤勉的態度,雍正帝決定重新給予他機會。這一年五月二十八日,胤祹被恢復為多羅履郡王。這一舉動不僅顯示了雍正帝對胤祹的認可,也表明了胤祹在朝中的影響力依然存在。

,!

五、政壇上的常青樹

乾隆年間,胤祹的政治生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作為一位歷經康、雍兩朝的老臣,胤祹在乾隆朝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政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乾隆帝即位後,胤祹因其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管理能力,被委以多項重要職責。乾隆二年(1737年),他負責將雍正帝的寢宮送入清西陵,與孝敬皇后烏喇那拉氏一同安葬。這項任務不僅需要極高的組織能力,還需要對皇家禮儀有深刻的理解。胤祹圓滿完成了這一重任,並因此獲得了“記錄二次”的嘉獎。

乾隆三年(1738年),胤祹被任命管理禮部事務,他在此崗位上表現得十分出色,乾隆帝因此決定讓他專注於管理宗人府的事務。乾隆四年(1739年)後,每逢重要的祭祀活動,如祭天、享太廟、朝日、祀月、祭社稷、祭先農等,胤祹都代表乾隆帝前往主持,確保了這些儀式的順利進行。

特別是在乾隆六年(1741年)後,每當乾隆帝出巡或者離開京城時,胤祹都會被留下總理京城的政務,保證了國家各項事務的正常運作。這種信任不僅體現了乾隆帝對胤祹能力的認可,也表明了胤祹在朝中的地位穩固。

除了公務繁忙,胤祹的家庭生活同樣值得關注。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的獨子弘昆不幸夭折,這對胤祹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乾隆帝得知此事後,親自前往安慰,並決定將永珹過繼給胤祹,以此來延續胤祹的香火,顯示出乾隆帝對胤祹家族的深切關懷。

此外,乾隆帝對胤祹的母親定太妃萬琉哈氏也非常尊敬。乾隆帝多次親自前往探望定太妃,關心她的健康狀況,這不僅是對胤祹家族的關懷,也彰顯了乾隆帝對年長長輩的尊敬之情。

晚年

胤祹晚年依然活躍在政治舞臺之上,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的母親——康熙朝的定太妃萬琉哈氏去世後,他才逐漸淡出權力中心。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二十一日,胤祹壽終正寢,享年78歲。乾隆帝對他的去世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並賜予他“懿”的諡號,以表彰其一生的貢獻。

結語

胤祹的一生,不僅是清朝歷史上一個獨特的篇章,也是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忠誠與智慧相結合的最佳詮釋。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事實:在權力更迭的歷史洪流中,唯有秉持著謙遜謹慎的態度,方能在波濤洶湧的政治海洋中航行得更加長遠。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