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鄂爾泰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雍正十三年(1735年),貴州的改土歸流地區爆發了土民叛亂,雍正帝認為鄂爾泰在處理此次叛亂中表現不佳,因此削去了他的伯爵頭銜。儘管如此,雍正帝對鄂爾泰的信任並未減弱,他仍然是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雍正帝駕崩後,鄂爾泰繼續擔任總理事務大臣,成為輔佐新帝乾隆的重要力量。乾隆元年(1736年),鄂爾泰被欽點為會試大總裁,主持科舉考試,選拔人才。此外,他還身兼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等多個要職,並負責管理翰林院,加銜為太傅,擔任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的總裁,獲賜號襄勤伯。
鄂爾泰在乾隆年間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歲。乾隆帝親自前往弔唁,並賜予他“文端”的諡號,允許他配享太廟,入祀京師賢良祠,這體現了乾隆帝對鄂爾泰的高度評價和尊敬。
然而,十年後的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於其侄子鄂昌與門生胡中藻捲入案件,鄂爾泰的名字被從賢良祠中撤出。儘管如此,這並未改變他在歷史上作為一位傑出政治家和改革者的地位。
結語
鄂爾泰的一生是清朝政治舞臺上一段精彩的篇章。他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官員成長為國家棟梁,其推行的改革措施至今仍被視為典範。鄂爾泰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寫照,更是清朝盛世發展的一個縮影。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