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形象。
三、執拗性格:權威與傲慢並存
國泰在成為山東巡撫之後,其權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隨著職位的上升,國泰的性格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年輕時便享有尊貴地位的他,對待下屬的態度變得異常傲慢。稍有不如意之處,他便會大聲呵斥,這不僅讓下屬感到壓力重重,也在官場中引起了廣泛的不滿。
國泰的性格特點在其早期仕途中已有端倪。由於出生於顯赫的家庭,他從小就習慣了被人尊敬和服從。這種優越感在他進入官場後逐漸演變成了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當國泰成為山東巡撫時,這種性格特點變得尤為突出。他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對下屬大發雷霆,使得下屬們在工作中戰戰兢兢,生怕稍有不慎就會受到斥責。
在國泰手下工作的官員中,有一位名叫於易簡的布政使,他是江蘇金壇人,大學士于敏中的弟弟。於易簡為了討好國泰,不惜在彙報工作時行跪拜之禮,這種卑躬屈膝的行為在當時極為罕見,卻反映了官場風氣的腐化。於易簡的這種做法不僅暴露了他對權力的畏懼,也從側面反映了國泰在官場中的強勢地位和霸道作風。
國泰對待下屬的方式不僅體現在言語上,還體現在日常工作中。他常常不顧下屬的感受,隨意更改決策,甚至在公開場合批評下屬,極大地損害了下屬的尊嚴。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也破壞了官府內部的和諧氛圍。
國泰的執拗性格不僅體現在對下屬的態度上,還表現在他對同僚的態度上。他往往不聽取他人意見,堅持己見,這使得許多原本可以合作的事務變得複雜起來。在與同僚的交往中,國泰的傲慢態度也逐漸累積了眾怒,導致他在官場中越來越孤立。
這種性格上的缺陷最終成為國泰仕途上的巨大障礙。儘管他在處理政務方面有一定的才能,但其傲慢和固執的性格使得他在人際關係上屢屢受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面的影響逐漸擴大,最終導致了他在官場中的孤立無援。
四、御史彈劾:貪汙案揭露官場黑幕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史錢灃向朝廷呈遞了一份震驚朝野的彈劾狀,指控山東巡撫國泰及其同夥布政使於易簡存在嚴重的貪汙行為。這一彈劾狀迅速引起了乾隆帝的高度重視,並隨即展開了一系列調查。
錢灃在彈劾狀中詳細列舉了國泰和於易簡利用職權向下屬索取賄賂的具體事實。根據錢灃的指控,國泰和於易簡不僅在日常工作中收取賄賂,而且還向各地的州縣官員索取鉅額財物,導致各地的倉庫出現了嚴重的虧空。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也嚴重敗壞了官場的風氣。
乾隆帝在接到錢灃的彈劾狀後,意識到這是一個涉及高層官員的重大案件,決定親自過問此事。他命令尚書和珅、左都御史劉墉等人組成調查組,前往山東進行徹查。這一舉動顯示了乾隆帝對於整頓吏治的決心,同時也表明了他對御史錢灃所舉報內容的高度重視。
在調查過程中,和珅作為調查組的一員,曾試圖庇護國泰。和珅本身就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在朝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他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來掩蓋國泰的罪行,但最終未能得逞。調查組中的其他人,特別是劉墉,堅持正義,不畏強權,積極蒐集證據,確保了調查的順利進行。
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調查取證,調查組發現國泰和於易簡的確存在嚴重的貪汙行為。特別是在對歷城縣庫銀進行核查時,發現了銀色不同的情況,證明了國泰曾向商人借款以臨時填補倉庫虧空。這一發現成為鐵證,無法辯駁。面對鐵證如山的事實,國泰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五、結局:自食其果,身陷囹圄
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國泰和於易簡的貪汙行為再也無法掩飾。經過調查組的詳細核查,兩人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