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通世故
鄭光策的故事中,有一段特別引人注目的情節發生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這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杭州,作為一位備受矚目的君主,乾隆的每一次出行都牽動著朝野上下無數人的心。在這次南巡過程中,皇帝下旨召集各地的才子學者,命令他們在杭州的敷文書院進行一場特殊的考試,以此來選拔人才。這次考試不僅是對才學的檢驗,也是對個人品格的一種考驗。
鄭光策作為當時文壇的新星,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帶著滿腔的抱負和對未來的憧憬來到了杭州。然而,當他抵達考場,面對的是當時權傾一時的大臣和珅。和珅不僅是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更是乾隆身邊的紅人,他以一種高傲的姿態坐在御座下的腳几上,要求每一位考生都要向他屈膝遞卷。
對於大多數士人來說,為了前途,他們或許會選擇暫時妥協,畢竟和珅手中的權力足以決定他們的命運。但是,鄭光策卻是個例外。他深知自己的立場,也明白自己的原則。在他看來,向和珅屈膝不僅是對個人尊嚴的侮辱,更是對科舉公平性的破壞。因此,當輪到他時,他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屈膝,而是選擇以一種堅決的態度面對這位權臣。
鄭光策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憤怒地側目而視,他的神情表達了對這種不平等對待的不滿。隨後,他毅然決然地與同樣感到不滿的閩士林喬蔭等人一起,向和珅行了一個長揖,然後毅然離開考場,返回了自己的家鄉。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對和珅權威的一種挑戰,也是對自身信念的一種堅持。
和珅對此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心中的怨恨導致他將來自福建的考卷擱置在一旁,不予審閱。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當時朝廷內部的一些矛盾,也體現了鄭光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和不妥協的精神。他的行為雖然在當時被視為“不通世故”,卻也贏得了那些同樣厭惡不公者的敬佩。
二、進言獻策
在鄭光策回到家鄉之後,他並未因之前的挫折而消沉,相反,他更加投入到學問之中,尤其喜歡研讀那些能夠應用於治理國家和社會實踐的書籍。除了廣泛涉獵諸如《資治通鑑》和《文獻通考》這類經典史學著作之外,他還深入研究了多位歷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作品,例如陸贄、李綱、真德秀、王陽明等人的著述。這些書籍不僅豐富了他的學識,也為他日後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吏部即將舉行新一輪的官員選拔,鄭光策卻表現出了對出仕的淡漠態度。他認為如果真的被迫出仕,寧願選擇擔任教職,既能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又能維持生計。這種態度反映了他對仕途的謹慎態度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到了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臺灣地區爆發了林爽文領導的農民起義,清朝政府派遣福康安前往鎮壓。在此期間,福康安途經泉州時,得知鄭光策在當地任教,便召見了他。鄭光策在此次會面中展現出了他的才能,提出了多項針對平叛和後續治理的策略,受到了福康安的認可,並被採納實施。
次年的正月,巡撫徐嗣曾前往臺灣處理起義後的善後工作,再次邀請鄭光策提供意見。鄭光策提出的關於改善臺灣吏治的建議也得到了徐嗣曾的高度評價。儘管福康安和徐嗣曾都希望鄭光策能親自前往臺灣協助處理事務,但考慮到母親年邁,鄭光策婉拒了這一邀請,選擇留在家中盡孝。
除了為國家大事獻策外,鄭光策還在地方事務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福清縣,溺女之風盛行,這是一直困擾當地官員的問題。鄭光策利用自己在福清書院的影響力,積極尋求解決辦法。他深入分析了這一風俗背後的社會原因,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禁止措施。這些努力雖然短期內可能難以見到顯著成效,但長遠來看,有助於改變這一不良風俗,提升社會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