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國古代,英雄豪傑的降生往往伴隨著各種“祥瑞”或“異樣”,呂光也不例外。傳聞在他出生時,夜晚有神光異象,母親因此為其取名為光。更奇特的是,呂光生有極其罕見的“重瞳”,這一特徵在中國史書中記載僅有倉頡、虞舜、項羽等八人擁有,他們不是皇帝就是聖人。呂光,這位氐族人,父親是前秦重臣、太尉呂婆樓,他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平凡。
一、初出茅廬,陣前殺敵嶄露頭角
呂光精於兵法戰陣,異常驍勇,得到了號稱“功蓋諸葛第一人”的前秦丞相王猛的賞識而入仕。358年,已稱大秦天王的苻堅出兵討伐割據的張平,張平養子張蠔勇猛無比,與前秦猛將鄧羌對戰數次難分高下。呂光在此戰中請戰,併成功將張蠔刺於馬下,張平大敗投降,呂光一戰成名。
365年,前秦遭遇重大生存危機,淮南公苻幼、晉公苻柳、趙公苻雙等人先後叛亂,史稱“五公之亂”。呂光作為平叛的一員,在叛軍糧草不足後出軍追擊,斬首數萬,一舉平定前秦西線戰事。
369年,前秦以前燕不守諾言為由,以王猛統兵數萬大舉伐燕,呂光隨軍出征。370年,王猛攻破鄴城,前燕滅亡,呂光因功受封都亭侯。
380年,行唐公苻洛、北海公苻重在幽州叛亂,前秦名將竇衝、呂光四萬步騎大破十萬叛軍,擒獲苻洛,呂光斬殺苻重,幽州平定,呂光升任驍騎將軍。
二、征服西域,威震四方
382年,苻堅以呂光為統帥發兵征伐西域,呂光不辱使命,軟硬兼施收降西域三十六國,自此前秦一統北方。然而,就在呂光還在西征的路上之時,苻堅不顧王猛遺言及群臣反對,誓師百萬討伐東晉,結果淝水之戰大敗,剛剛統一的北方再次叛亂迭起,四分五裂。
385年,平定西域的呂光引軍東歸行至涼州,得知前秦都城長安被叛軍攻破,苻堅被姚萇縊殺,前秦趨於瓦解。呂光聽從手下建議攻取姑臧,自稱涼州刺史。
386年,苻堅被殺的訊息傳到涼州,呂光聽聞痛哭不已,命三軍身穿喪服,親自為苻堅發喪,披麻戴孝為苻堅服喪三個月,追諡苻堅為大秦文昭皇帝。而後呂光在涼州改元,大赦天下,自稱涼州牧、酒泉公,以姑臧為都城割據一方,史稱後涼。
三、內憂外患,後涼政權風雨飄搖
對於涼州的豪強來說,呂光這個外來戶佔據本屬於他們的資源,是不能接受的。呂光又聽信讒言誅殺十多個涼州名士,於是涼州各地紛紛起兵對抗。無奈之下,呂光只得發兵四處平叛,先後鎮壓尉佑、張大豫、楊軌等十餘次叛亂,雖然多起叛亂都被呂光靠著絕對實力血腥鎮壓,但給後涼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傷害。
內憂不斷,外患又來。392年,西秦乞伏乾歸發兵攻打後涼,呂光調兵遣將迎擊,歷經幾番周折後涼取勝。395年,年近六十的呂光率軍十萬討伐西秦,乞伏乾歸自知難以抵抗,於是率眾投降稱藩。
然而,呂光的執政水平並不高,聽信讒言,讓後涼與涼州當地士族豪強漸行漸遠,至死也未能真正地統一好涼州。此外,呂光還面臨著多位梟雄的挑戰,如南涼開國君主禿髮烏孤、西秦高祖乞伏乾歸、北涼開國帝王段業、北涼太祖沮渠蒙遜等,他們都先後出自後涼,又都叛離呂光而去。
四、晚年昏招頻出,後涼走向衰落
呂光多年征伐不止刀兵,勞民傷財百業俱廢,民心得不到安撫,諸多名士奔走他處。加之呂光執政水平不高,聽信讒言,讓呂光的後涼政權與涼州當地士族豪強漸行漸遠。
400年,呂光病重,立太子呂紹為天王,自稱太上皇。在臨終前,呂光拉著呂紹、呂纂、呂弘三兄弟的手,告誡他們要兄弟和睦一致對外。然而,呂光的擔憂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