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觀青樓

了去,為何要去民間小館?自然是衝著獸慾而為,不能控制自己獸慾的書生誰又願意與之為伍,都是要臉面,要名聲的主。

盧思義、李秀寧飯食過後,也消化個七七八八,實在是他們兩個吃得太慢,盧思義本意就是為了在這些有錢人面前秀一把恩愛。

此事現在不但有錢人看到了,在文人圈亦是傳開,有的府中婦人、妾室得到了這些訊息,一個個面上說著李秀寧的不是,決不與之為伍,至於真心幾何只有她們自己清楚。

至於大家閨秀,得知這一醜聞,內心多有波瀾。

盧府,那些長輩自不好說些什麼,至於盧思義的世母、叔母、一個個在主母跟前,也就是盧思義母親面前數落起來李秀寧的不是。

若是讓那些儒生圍攻了盧府又該如何是好,若是這般壞的名聲傳入到京城又該如何應對?會不會影響了盧相的名聲?盧相可是有望進入大儒之境的。

七嘴八舌,雖沒到嘰嘰喳喳地步,也讓老婦人聽的心煩,卻又不能表現出什麼。

整個房間之內氣氛有些壓抑,至於盧相的家兄已經離開盧府,就是為了這件事情趕往孔府搬救兵,只是他趕的時候,孔家主已經外出,自是沒有給他解釋。

盧相的二弟說是前往酒樓要帶盧思義回家,並未發現他的身影。

老婦人心中明鏡,這兩個兄弟對盧相頗有怨言,兄長頗有才華從九品官職數年,以他才能從五品是可以的,朝中也多有提拔他之意,都被盧相壓了下來,鬱郁不得志的他最終辭官回家,過上了逍遙日子。

老三,亦盧相二弟,才華出眾有俗儒之稱,若是任官三品起步,御史之職可擔重任,然盧相也是讓他從九品縣丞做起,得到風聲的他直接露出對官職沒有任何興趣,到是長兄的長子接替了父親的位置,現任九品縣職。

既然孔家主不在家,盧相長兄現只能返回家中,如實上述;而盧相三弟在青樓快活著,還有家僕不斷給他傳遞著資訊。

當盧相三弟知道孔師出現在酒樓之中,慌忙起身離開青樓向酒館趕去,只是他趕來時,酒館甚是冷清,只有住宿的在此小酌。

談論著之前發生的奇事,津津有味。

彙報的終於追了上來,畢竟兩條腿沒有四條腿的馬車快。

有時間差在所難免。

聞知,盧相三弟腦海瞬間閃過無數念頭,為何孔師會出面解圍,孔師與家兄素有不合之稱,盧相多次請孔師出山,孔師都以婉拒,甚至盧相願意卸掉自己職位讓賢孔師。

現盧國的發展,孔師不做任何評論,孔家子弟自有在盧國任職的,下到御史上到尚書這些足以處理盧國政事,再者盧國國主亦是英明之主,還有大儒國師坐鎮。

盧相曾主張不與倭人和談,一戰下來,一萬圍攻一千,竟然隕落三千之餘大敗而歸,而倭人傷數百竟沒一人陣亡,這讓國主失去再戰下去的興趣。

此戰,死傷之人可是貴族子弟、儒生、家主亦有,能夠衝鋒殺敵,騎上戰馬,坐上戰車的,唯有貴族子弟、儒生、與貴族家主才有資格。

普通子民、食邑只有當步兵跟在後方殺敵的能力,而僕從都是奴籍跟本沒有上陣的可能,步兵想要保護他們這些貴族、儒生、雙腿追都追不上,只有在他們逃亡的時候,這些普通子民、食邑才有施展身手的機會,亦是真正的炮灰。

貴族子弟、儒生死了還好,家主死的那些跟隨作戰回來的食邑是要殉葬的。

也是這一戰斷了盧相成為大儒的資格。

盧相二弟想不明白現在這般,自家二兄在國主面前有了瑕疵,孔師為何要為一個痴傻小子出山?

要知孔師可是大儒,就不怕丟了身份,孔家主都不用出面的,派個孔家老儒就可化解這般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