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義笑言:“盧國還有一戰之力。”
國主臉色一沉。
盧思義:“國之協議,難道國主想要撕毀不成,先攻破帝丘者,得濮州。”
“我邳、沛大軍再次兵臨帝丘,如入無人之境,想要攻下帝丘易如反掌。”
“之所以沒有拿下,就是在等你京洛之人,此事我行的是君子之風,國主難道想要讓自己名聲波及周國,這般可是無人敢與京洛結盟了。”
“再者一個美人換四郡之地。”
“國主若是你,你能做到嗎?”
國主的臉色難看起來,尤其是盧思義所言讓兩王遷移到這些地方,頗為心動。
這樣一來,整個京洛都將掌握在自己手中,宋國也可以完全掌控下來。
兩王想要穩固勢力,也需一些時日,這般京洛將成為鐵板一塊,無人再能撼動自己。
不過一想,姜相與尚書令願意把女嫁與他,恐怕與這四郡之地定有牽扯。
若是,大將軍沒有率先攻破帝丘,那他把這四郡之地讓給盧相與尚書令,變相是多給兩位王一些領地。
然,現在答應盧思義,相當於,盧思義針對盧相、尚書令的 承諾沒變,封給兩位王與給姜相、尚書令沒有區別,同時削弱兩位王勢力,這是陽謀。
讓其自己同時得罪了朝中權勢最大的雙方。
到時讓盧思義博得了美名,還讓自己搭上一個虎將軍。
國主雖是想通此間道理,對自己頗為有利,然越想越氣,要知道,大將軍在曹邑雖說獲得大勝,然兵卒死傷亦是無數,這些是忠於她的。
陳郡的將領明面上是忠於他,背後卻是有無數的小動作,若不然在盧思義回國之時,他們就應聽從自己的密令,攻破沛都,佔領沛國。
然,卻是以沛國加入邳國為由,拒戰,使得錯過最佳出戰機會。
現,帝丘那邊隕落的兵卒越多,對他這國主越是無利。
“再加一郡。”
國主思考片刻,認真說出,盧思義搖頭,絕不同意。
若是真的加上一郡,對盧思義來說可就壞了大事,左將軍那邊按照盧思義的計劃一切順利,應是能完全掌控帝丘,口頭協議做不得數,他已經給左將軍留下幾條毒計。
這邊盧思義口頭協議都不能說,因答應就要書寫下來,生成真正的契約,會落下把柄。
真給對方一郡,到時對方與嘉國聯盟,不知要填多少兵力,才能阻擋住兩國的進攻,再者,這一番大戰過後,至少要休養生息五年邳國才能恢復元氣。
才能與大國一戰。
不管是嘉國、京洛、吳國都是懸在邳國頭上的一把利劍。
他們周邊有小國虎視眈眈,現邳國打出了士氣,一時之間他們不敢對邳國動武,至少休養生息一年不成問題,若是京洛國主同意下來,兩王封地挪到濮州郡內,那麼他不再擔心京洛。到時可以用兩年時間修通直道。
上可以伐齊北國,下可對邢國構成威脅,左可震懾蔡國,右可圖謀整個倭國。
國主透過盧思義眼神,讀懂盧思義不會讓,為何這般堅決,代表著盧思義的野心。
話又說回來,這盧思義還是太過年輕,不管他權利再大,最終他手中的權利,還是要落到別人手中,就算新主是一傀儡,那些貴族世家緩過來,也會對盧思義造成殺傷,不會讓他獨攬大權。
再者國師已經看出,盧思義是短命之人。
找到心理平衡點,國主點頭。
盧思義卻是提出,今晚要驗身虎將軍。
跟隨國主身邊這麼多年,若是侍寢了國主,他可不要,此事也不可能成。
聞聽盧思義此話,虎將軍直接拔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