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兵與青州工部的工人相似,只是青州的工部是男女都有,年齡放寬。
然,盧思義要求工兵,是精通工事建設。
除此其它兵種如何細分讓段邵自行安排,軍餉之事不用其操心。
段邵領命,心中有了底氣。
工事建設,現在除了修直道,應是戎國城牆的建設。
段邵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
戎國。
十八日前。
高淳率領大軍,不費吹灰之力,攻入進去。
徐晃、高衝各自帶領一萬騎兵,向北出擊,三日佔領了戎國國都。
與高淳想象的圍點打援根本不同。
而高淳,帶領大軍西進,四日佔領了戎國西邊要塞切斷嘉國支援。
李虎部下帶領兩萬大軍東進,用時六日,佔領各縣。
至於李虎還在養傷,此次戰爭,他無法參與其中。
高淳得知徐晃,高衝攻下戎國國都,命令沛軍一萬大軍及濮州四萬大軍迅速支援。
而高淳與徐晃並未在沛國國都停留,休整之後,竟是繼續北上。
邳國國都,郡守所帶之兵不堪一擊。
徐晃、高衝二人,也未輕敵,帶領部下除了吃食,沒有其它多餘累贅。
七日,抵達戎國北關。
夜間直接突襲,從內攻打,沒有攻城一說。
一個火燒連營,加之全軍出擊。
五個辰時,城內,除了一具具屍體,就是降兵。
主帥在亂軍中,只差一點被高衝來個對穿,現在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
九日。
一萬屍體就地掩埋。
二萬傷兵釋放。
兩萬俘虜,六千選擇歸降。
一萬四千俘虜,不願從軍。
十一日。
歸降者集中一處,開始操練。
一萬四千俘虜,被集體關押看管。
同時急報送往戎國西關高淳大統帥處。
十三日。
高淳得知,大驚,八百里加急送往濟北。
高淳離開濟北的第十八日。
盧思義接到捷報,一時間,不敢相信。
動身,前往戎國。
段邵前來阻止,戎國不是濟北,南青州可支援,現在他面對可能是三國之敵。
若北方二國沒有侵略打算還好,嘉國定會攻城。
盧思義不懼,帶領十萬濟北新軍,也可說是烏合之眾,直接北上。
段邵不得不佩服護國公勇氣。
戎國與濟北不同,是完全控制在嘉國之下,戎國國主寧死不屈,此番戎國再被義軍攻破,可戰之兵甚少,想要實行濟北之策,完全行不通。
加之逃竄出去的嘉國將領定會上報,直接面對的就是嘉國怒火。
同時盧思義想要博得好的名聲,盧國國主還在嘉國,若是嘉國派盧國國主攻打戎國,能否收回不說,這名聲可是壞了。
然,擔心無用,他只能把精力放在新兵的訓練工作之上,濟北國民生髮展初步基調已經定下,有國主與各縣調往過來的官員,已經不用他操心。
戎國。
隨同盧思義踏入進來的小玉和身邊的幾個護衛直接消失不見。
盧思義沒有過問,直接一個放任不管的態度,不過給了他們一個期限,七日內必須出現在自己面前。
來的路上盧思義看著周邊的夏糧已經成熟。
到了戎國國都,他下的第一條命令就是搶收。
免除戎國所有黎民百姓稅賦,所受盡歸黎民所有,佃戶,邑戶亦是如此,大戶、貴族、王爵的土地不存在。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