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言,頓時梟目亮起,欣喜若狂,急向諸葛亮問道。
“莫非軍師已有計策破之!?”
“此時尚未有計,容亮先察數日,再為主公獻計。”
諸葛亮若如星辰般璀璨的皓目,甚是逼人。劉備聽罷,捂掌大笑,連聲稱好。當夜,劉軍收軍回寨,暫無動靜。再看在關中城內。龐德甚是憂慮,出言而道。
“今日聽聞兵士回報,看得諸葛亮旗號,想必諸葛亮已到。此人智多勝妖,不知有多少英雄俊傑,被其玩弄於鼓掌之中。如今兵勢甚危,若有些許差池,後果不堪設想。將軍當應一面差人,催關將軍速來救援。一面用計敵之。”
徐晃眉頭深鎖,他雖無與諸葛亮交手,但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更何況諸葛亮屢屢挫敗曹操,近年竟又將整個江東玩弄,使得江東與曹魏勢如水火,此人屢屢做出驚人壯舉。徐晃豈敢不加以警備,心有半分鬆懈!
就在此時,成公英臉色一沉,踏步而出。
“兩位將軍不必心慌。諸葛亮縱有超凡智略,亦不過一凡人也。倘若我等過於忌憚,反而是作繭自縛。如今我等把城據守,依關中城之堅固,若無錯失,彼軍如何能破。徐將軍只需多派兵馬巡邏,緊塞城門,便可令那諸葛孔明束手無策!!”
徐晃聽言,精神一震,沉吟一陣,臉上愁緒遂便褪去,展開笑容向成公英拱手而道。
“成司馬所言極是,卻是我杞人憂天。”
當下徐晃便依從成公英之言,命兵士緊密把守城池,晝夜巡邏。徐晃與龐德、成公英更輪流守夜,以備不測。
次日,劉軍大部人馬趕至關中城下,擺開陣勢,劉備率領諸將立於門旗之下。諸葛亮騎著一匹白馬,手指鵝毛扇,眺眼望著城上守軍,見其嚴整無亂,對於城下如此之多敵軍,卻毫無懼色,暗稱徐晃統兵有道。
少時,劉備縱馬出陣,使鞭遙指城頭上的徐晃,吆聲喝道。
“軍侯割據西北,近年又得東川,富貴已極,更得魏王與當今聖上賞識,位極人臣。哪知軍侯貪慾不足,卻又要侵人境地。備聽聞徐公乃忠義之士,更與軍侯是結拜兄弟,兩人情如手足。徐公何不勸軍侯就此撤軍,還以川地百姓太平耶!?”
徐晃聽言,虎容一震,對著劉備口中大罵喝道。
“大耳賊,你怎敢在此大放厥詞!!昔年你遠走入川,名為助戰,實為貪圖他人境地。劉季玉屍骨未寒,你便奪其基業,巧奪豪取。數月前,為一己私慾,更將我大漢皇土割讓與蠻夷之人!!我兄實不忍我大漢百姓受蠻夷殘害,故而出兵征伐。你若知廉恥,快快撤去,否則待我軍趕來,必教你不得好死!!!”
徐晃厲聲喝罵,聲若轟雷,震盪四方。太史慈在旁聽得,咬牙切齒,面目猙獰,猛地一拍馬匹,衝出陣外,拈弓上箭,大聲罵道。
“無義狗賊,大言不慚,看箭!!”
太史慈話音一落,箭矢猝然發射而出,如同一道迅光一般飛去,快得驚人。城上守軍還未看得見箭影,便聽得一聲破響。原來龐德早就提刀趕來,一刀砍破太史慈射來的冷箭。太史慈見未有得手,在城下喝罵不停。徐晃臉色冰寒,教龐德如此如此,龐德領命先去。徐晃隨後手指太史慈,厲聲喝道。
“宵小鼠輩,只知暗箭傷人,可敢與我決一死戰耶!?”
太史慈聽徐晃欲要出城來殺,頓時心中暗笑,冷聲喝道。
“有何不敢,就怕你龜縮不前!!”
徐晃怒喝一聲,詳裝大怒,忿然下城。不一時,城上擂鼓大作,徐晃引千餘人馬,飛奔出城。城上守軍,搖旗吶喊。太史慈見徐晃出陣,咧嘴一笑,挺起奔雷槍,火速向徐晃奔飛殺來。徐晃更不打話,與太史慈交鋒。兩馬相沖,太史慈大喝一聲,提槍望徐晃心窩爭先刺去。徐晃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