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緊張,好在袁崇煥攻打劉家口關城時準備讓五千百姓當炮灰,當戰鬥結束之時還有三千多百姓僥倖生還,而這些百姓也成了劉家口關城的第一批建設者……
達輝朗是在崇禎三年的四月春耕結束之後召開了遼王封地的第一次全民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他提出了準備將神仙軍的權力交接給京城達氏一族……
神仙軍內部對於達輝朗要交權也是表現各異,又是達輝朗和達非常兩個去做思想工作才取得了共識,使得神仙軍的權利交接在這一年的五月份開始順利執行。
達輝朗是在這一年的六月初離開大明的,因時空排斥的越來越強烈,使達輝朗一到大明就感覺有了重病一般,他的離開也讓劉家口關城的軍民十分的不捨,以至於多年以後劉家口關城的軍民提起他的名字還有人掉眼淚……
達輝朗離開大明的第三天遠在江南的京城達氏和那四大家族的大隊人馬才趕到,又是錯失了和達輝朗和達非常以及張氏族人見面的機會,很多人又將此事當成了是他們一生之中的最大憾事。
遼王封地的百姓在崇禎三年的秋收獲得了大豐收,水稻、玉米、小麥、土豆等等獲得了大明朝耕地最少三倍的產量,以至於讓這裡的百姓在這一年的秋收以後都吃上了飽飯。
遼王封地在達輝朗離開的五年內有了很大的發展,這裡商業繁榮,人口也是越聚越多,儼然成為了大明朝的一塊世外桃源……
達輝朗走後的第三年,遼王封地的海軍開始出海了,在四大家族的幫助之下也將大量過來的難民送往南海之地,他們將在那裡重新紮根開始新生活……
至達輝朗離開大明之後的第五年秋天,遼王封地的軍民已經大部分離開了這裡去了南海各地,留下的少量人員也在第二年的秋天全部撤離,至此共有四十多萬人從遼王封地撤離,他們走後遼王封地被那些早就對這裡垂誕三尺的官員、豪強佔據,只是他們佔據之後因為各種天災和他們自身的貪婪,再加上沒有技術使這裡又逐漸的開始荒廢……
……
本書的第一部分明末風雲就到此結束了,第二部分抗聯英烈登上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