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羅辰和陳瑞來到湖山勝處。這座仿古典園林建築興建於民國時期,彼時社會變革,傳統與新思潮碰撞交融,園林的建造者期望透過這座園林,在時代浪潮中保留傳統的韻味。它巧妙融合了江南園林的精巧和福州本地的地域特色,是地域文化融合的生動見證。
園林中隨處可見福州傳統建築元素。獨特的燕尾脊,線條靈動飛揚,恰似燕子的尾巴般輕盈。
在福州的文化裡,燕尾脊象徵著吉祥如意,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每一道翹起的弧線都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馬鞍牆造型獨特,高低起伏,不僅具有防火功能,還因形似馬鞍得名。在過去,它是福州民居的顯著標識,不同形狀和裝飾的馬鞍牆還能體現出家族的地位和財富,為園林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韻律美。
羅辰脖子仰得像長頸鹿,眼睛直勾勾盯著燕尾脊,突然碰了碰陳瑞,一臉好奇:
…
“家人們,誰懂啊!福州這燕尾脊到處都是,簡直是老建築的‘標配’。兄弟,你說為啥它在福州這麼火,是有啥‘隱藏款’的魅力嗎?難道是古代版的‘網紅打卡元素’?”
…
陳瑞推了推眼鏡,思索片刻後回答:“這主要和福州的歷史文化還有民俗信仰有關。福州靠海,過去人們出海討生活,燕子被視為平安歸來的象徵,燕尾脊也就被賦予了這種吉祥的寓意。而且從建築美學來講,它靈動的線條也讓建築更有層次感和美感。”
羅辰興奮得滿臉通紅,跳起來大喊:“天吶!
…
這建築簡直是歷史的‘時光寶盒’,嚴嚴實實地封存著歲月的記憶,每一道紋理、每一處雕刻,都是‘凝固的歷史’在吶喊,這震撼,誰懂啊!”
…
門坊立柱上的對聯“何須踏雪孤山,始有客來載酒。正好乘涼六月,那無人在題詩”,短短几句話,韻味悠長,盡顯園林主人的高雅意趣。
羅辰盯著對聯,臉上的表情逐漸扭曲,雙手瘋狂撓頭,頭髮瞬間變得像雞窩。他猛地轉身,雙手抓住陳瑞的肩膀,瘋狂搖晃:
…
“兄弟!這對聯簡直是天書,我感覺自己的智商被它按在地上摩擦,你快救救我,快給我講講這到底啥意思啊!”
…
陳瑞笑著解釋:“我覺得它是說,不一定非要去像孤山那樣的地方踏雪尋梅才有雅趣,在這裡也能有朋友帶著美酒前來相聚;六月正好乘涼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人在這裡吟詩。
表達了一種享受當下生活、以文會友的愜意。這種生活態度在古代文人中很常見,他們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和超脫,透過詩酒雅聚來抒發情感、交流思想。”
羅辰眼睛一亮,瞬間get:“哇塞,懂了懂了!
…
原來這園林主人是個隱藏的‘生活家’,妥妥的享受派。我要是能開啟穿越‘傳送門’,高低得和他交個朋友,說不定還能實現美食自由,狂炫幾頓好酒好菜。
…
可惜我這‘穿越許可權’老是出bug,關鍵時候掉鏈子。
誒,你知道為啥古人都愛扎堆在亭子裡喝酒吟詩不?”
…
陳瑞一臉好奇,湊近問道:“為啥呀?”
羅辰憋著笑,一本正經地說:“因為亭子開啟‘貼心服務’模式,放話‘我給你們全方位守護,你們不得在我這兒盡情‘輸出’文藝細胞’。”
…
陳瑞被逗得哭笑不得,無奈地擺擺手:“你呀,滿腦子都是吃喝玩樂。不過還真別說,這亭子就像個資深的‘吃瓜群眾’,靜靜看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它這兒上演文藝大戲,留下超多回憶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