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6頁

又過一會兒,隨從端著剛熬好的藥過來,嚴琛幫著一起把藥灌進那孩童嘴裡,也許是太久沒喝水了,男孩並沒有拒絕藥液的味道,而是大口大口吞嚥起來。

餵完藥,嚴琛讓人去端碗稀粥來,隔一刻鐘又給他餵進去,肚子裡有了食物,男孩慢慢轉醒了,看到一群陌生人圍著自己,小聲地哭了起來。

嚴琛自己還是個少年,不懂得怎麼照顧小孩的心情,虎著臉說:「別哭了,你祖父祖母千辛萬苦把你帶到這裡,你若醒了就去看看他們,能多一眼是一眼。」

三歲的孩童本不知生死為何物,但這段日子一路走來看到的實在太多了,已經懂事了。

那對老夫妻最終沒能熬過三天,去世前迴光返照醒了一會,抱著孫子許久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們死後,這個僅三歲的孩子該怎麼活啊。

嚴琛大概知道他們放心不下,讓人將慈幼局的人提前喊來,當著老人家的面說:「你們不用擔心孩子的將來,在南越,凡事孤兒皆可由官府撫養長大,他十歲前只需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還能讀書識字,如果他肯努力,將來慈幼局會給他安排工作,你們可以將自己的家族資訊留下,等他長大,也可以去尋找你們的家鄉和親人。」

兩位老人熱淚盈眶,一連說了幾個「好」字,並且留下遺言:「以後他一人獨活,就不要讓他去尋找家鄉了,他的親人都不在了,沒必要,他原名叫王小莊,希望你們給他改個名字,以後告訴他,他不是被家人遺棄的孩子,是我們無能,再也照顧不了他了……如果有遇到好人家願意收養他,你們就送他去吧,我的兒啊……」老人一聲悲慼的哭喊,抱住孫兒的手突然一鬆,人也沒了氣息,他的老伴艱難地爬過來,乾枯的手掌摸了摸孫子的臉頰,對周圍的人磕了個頭,然後也隨老伴去了。

男孩呆呆的看著這一切,彷彿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又應該知道一點,他沒有哭,只是呼吸忽然急促起來,人抽搐著倒下。

「不好,他脈象很亂,看樣子是刺激過度了!」嚴琛急忙將他抱回床上,給他施針,又灌了一碗藥,這才讓他平復下來。

李煦站在門口許久,他不是軟心腸的人,但這樣生離死別的場面依舊讓人心酸。

寇驍攬住他的肩膀,給他無聲的支柱,李煦回神,淡淡地說:「走吧,去拜會方丈大師。」

這幾日,源源不斷的災民送上山,已經把瑞金寺擠滿了,連大雄寶殿都騰出來安置災民用了,李煦收到訊息,說瑞金寺不可能再接收災民了,便親自來了一趟。

有小沙彌帶著李煦二人去了主持的廂房,李煦敲門而入,見裡頭坐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正低頭寫著什麼。

聽到聲音,他頭也不抬地說:「王爺恕罪,老僧還有點事,您兩位自便。」

李煦見他在忙,沒有上前打擾,而且打量著這間廂房,非常簡陋的屋子,除了硬板床和一套桌椅什麼也沒有,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了。

但李煦已經知道,瑞金寺確實很有錢,據說糧倉開啟後,堆積的糧食如山,不比官府的少,當初李煦鼓勵開荒時,瑞金寺就把周邊能用的荒地都圍了起來,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弄成了良田,此老百姓更響應政府的號召。

寇驍一屁股往地上一坐,朝李煦招手,「王爺別傻站著,這老禿驢沒有個把時辰肯定停不下來。」

李煦不想坐地上,可房間裡除了床沒有其他椅子了,便靠著寇驍坐下來,想問問這老和尚人品如何。

其實不用問李煦也能猜到,願意捐出大筆糧食救助災民,又騰出寺廟安置他們,忙前忙後,肯定是個和善寬容的人,真該做面錦旗來嘉獎他們。

他碰了碰寇驍,問:「你與方丈大師很熟嗎?」

「算不上熟,只是以前經常打交道,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