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會導致遊戲自帶‘少引導、難上手’的debuff的。
但在‘初次體驗集體穿越’這種全新感觸的刺激下、一個個行動力拉滿的華國玩家們,在超高組織度的加持下、絲毫不受debuff的影響,迅速展現出了第四天災的厲害之處,建立起了四座聚集地,並以此為中心輻射開一條條正在修建的道路。
雖然還沒到天塹變通途的地步,但這危機四伏、到處是蠻荒野獸的莽莽密林之中,已經被玩家們正式鑿開了四個口子,文明的火種已然降臨——儘管主城外圍的一個個小型定居點,目前還處於隔三差五就要抗一波獸潮的階段,但至少有了四個固若金湯的最終防線,穩固住了局勢。
在社群投票之後,考慮到避免與現實城市重名,四座主城,被玩家們最終票選命名為‘應天’、‘順天’、‘奉天’、‘承天’,以合‘順天應人、奉天承運’之意,彰顯華夏正朔的本質。
有了根據地,一切都開始走上正軌,
第四天災們在‘擴大種植’、‘冶煉金屬’、‘發展工業’、‘馴養異獸’、‘鑽研超凡力量體系’之餘,甚至都考慮開始組建脫產的‘軍事化玩家部隊’,打算去那些遍佈地圖的原生Npc勢力之中,找幾個軟柿子捏一捏了...
而這個階段,因為前期產能吃緊、直到近段時間才開始勉強實現頭盔供應脫離緊缺的海外玩家們,還擱野地裡瑪卡巴卡呢!
別說自己的城市、自己的農田了,連脫離石器時代都做不到。
不過就算如此,眾人也依然是樂在其中:
富有富的玩法,窮也有窮的樂趣嘛。
都第二人生了,何必拘泥於現實世界的價值觀念呢?
不光是海外玩家,有很多國內玩家,一樣是對穴居漁獵、或環遊世界的蠻荒生活樂此不疲。
主要是‘大荒’實在做得太真實了,
什麼鑽木取火、燒陶製磚之類的功能,並不像傳統電子遊戲那樣只是摁個快捷鍵、過個動畫而已,
無上限的自由度,讓各人的主觀能動效能夠隨意發揮,可是讓荒野求生黨們吃上了細糠。
甚至連因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下降,已經無法再像當年那樣高強度荒野求生的牢貝和牢德,都在社交媒體上連載起了虛擬實境版的單挑荒野...
不過遊戲裡的大量原始異獸,讓這樣的挑戰顯得有點困難:
貝爺在直播傳統藝能‘尋找蛋白質’環節中,被一條突然從枯樹底下冒出來的巨型蠐螬給單殺了,交出了第一滴血,不得不說也算是倒反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