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神仙他也能交交手。並保證多半沒有生命危險,可是他謹慎加怕麻煩的性格,註定讓他考慮面非常的廣。
就如這姑娘來說,無論是江湖背景還是世族皇權,但若救了,都有可能招人報復。雖然他不怕,甚至可以來一個殺一個,但若來的多了,難免不厭其煩。所以他才會考慮這姑娘究竟是什麼身份,仇家究竟是什麼人。
若真的是什麼皇親國戚或者武林名宿,他還真有點發怵。畢竟像那種勢力,殺不死人還能噁心死人。而他現在卻只想看看許仙最後究竟會走到哪一步,與白素貞的愛情是否還會像原著般忠貞不渝,根本沒有屠家滅國的戾氣,所以救了人,就可能是救了一個無休無止的麻煩。
不過如此一來也可以看出,他現在改變了不少。因為如果是以前,即便他再想看許仙對這姑娘的感覺會變化到什麼地步,他也很可能選擇為了躲避麻煩而不去救。而現在,他雖然同以前一樣還是考慮的很多,但是在行事作風上,卻有些隨心所欲了。
境界還是被外物影響而改變?
要弄懂這些,首先要知道境界是什麼!?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的水平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總是不一樣的,所以境界,並不單指修行。或者說,人這一生,就等於一場修行。因為人們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較高思想覺悟和良好精神修養的人,以便來體現自己在整個生活中的位置,所以不論是凡是仙,境界,始終存在,隨時都有。
如在痛苦的時候想到那些痛苦,在痛苦還沒有來的時候,腦海中又隨時出現痛苦的威脅,這就是苦惱的境界。高興的時候,又越想越得意。年紀大的人,喜歡回憶往事,特別是年青時候的事。有時候自己坐在那裡想起來,還搖個頭笑一下,回味那個境界。這些都屬於境界,所以境界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
一個人修道,或者讀書,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個學藝術的人,今天有了一個新的靈感,或者畫一張畫,特別有一種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個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磚頭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別平,心裡頭很舒服,原來這樣砌才好,這是他做水泥工時候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換句話說,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古人詩中所講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煩惱,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頭髮白了,這就是人生苦惱境界。所以古人說:“學道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因為他的境界、氣派、胸襟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境界從何而來?從自然而來!
所以境界又分為三層:有我、無我、本我。
有我之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卻只意識到他自己,固執地相信自己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一切從自己發出,被“貪、嗔、痴、疑、慢”所控制,為自己而做各種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
無我之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開始學會用心地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知道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