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也就是中國遠洋運輸公司成立那天,‘光華’輪從廣州黃埔港起航,前往雅加達接僑。我清楚記得,‘光華輪’首航時,全船共189人,船長是陳宏澤,政委是袁業盛,輪機長戴金根。而我,當時只是一名普通船員。”�
蕭邦沉默了。雖然,他急切地想知道蘇浚航的事,但當蘇振海簡要地講述了這段歷史的前因後果時,他的心頭陡然湧起一種悲愴。歷史已成過去,不可更改,但慘痛的教訓,實在讓每一箇中國人都無法釋懷。�
為了轉移這種沉重,蕭邦問蘇振海:“蘇老船長是學航海的嗎?”�
“我哪是學航海的呀。”蘇振海微微一笑,“當時的船員中,很少有懂航海的。那時,我在青島的一家德國船公司當船員,知道了印尼排華事件後,辭職參與了修理‘光華’輪的工作,接著便自告奮勇要去當船員。沒想到這一干,就是幾十年,也與航海結下了不解之緣。”
“蘇老船長一直在這條船上工作嗎?”蕭邦問。�
“‘光華’輪首次到達雅加達,是5月3日。當時我國駐印尼大使黃鎮接見了我們,並安排我們在大使館吃飯。第一航次,在雅加達接僑577人,於5月17日順利抵達黃埔港。第二、三航次去了棉蘭,每航次接僑五六百人,回程港是廣東湛江。難僑中,有很多是種橡膠的技術工人,回國後就到海南島安家,發展橡膠事業。後兩個航次去其他港口,整個印尼接僑工作至1961年10月17日結束,共分5次,接回僑胞兩千多人。每航次接僑的港口、人數等,是由中僑委和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領事館安排的。”�
“難為蘇老船長記得那麼清楚,蕭邦十分佩服。”說這句話時,蕭邦是帶著敬意的。�
“唉,其實我並不是一個記性很好的人,但這件事,烙印很深,是無法忘記的。”蘇振海略一沉吟,抬頭看了一眼蕭邦,終於說,“其實我主動報名參加‘光華’輪接僑,除了愛國熱情,還是有私心的。說來話長啊,簡單地說,就是為了浚航他娘……”�
蕭邦一驚。終於說到正題上了……他將身子向前傾了傾,小聲地問:“您是說,蘇浚航先生的母親,也是難僑?”�
蘇振海將輪椅一轉,把目光投向黑沉沉的窗外,開始講述:“這都是我年輕時犯下的罪孽……浚航的生母,也是青島人,我倆可謂是青梅竹馬。她叫李淑華,比我小4歲,12歲那年跟隨父親到印尼去了。淑華的父親李聲濤先生,最初是在印尼從事橡膠加工,後來開始涉足近海運輸,有了自己的產業。1958年,李聲濤先生帶著淑華回青島省親,我和淑華闊別了14年才得以見面。當時我年屆三十,早該成家了。可是,我一直惦記著淑華,不肯娶親。我們家與李家是世交,我叫李聲濤先生做伯伯。李伯伯回國,除了探親,還要拜訪一些商家,所以就將淑華安排在我們家住下,隻身前往濟南、上海和北京辦事。應該說,這一次見面,我和淑華都有了那個意思。可是,李伯伯已經將淑華許配給了印尼的張家。張家也是華僑,在印尼已有四代,是個大家族,當初李伯伯就是投靠張家而去的。等李伯伯回到青島,得知我與淑華有了感情,非常生氣。他是傳統的人,非常講究信譽,說什麼也得將女兒嫁給張家。淑華沒有辦法,臨行前便與我有了越軌之事。回印尼後,淑華就在父親的強行安排下,迅速嫁給了張家……
“我得知訊息,悲痛欲絕,但毫無辦法。過了兩年,我從報紙上得知印尼發生了慘絕人寰的排華事件,心裡十分擔心淑華的安全,便趁著‘光華’輪接僑之機,主動報名參加了這項工作。我到雅加達後,急忙透過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打聽李伯伯一家的情況。然而,當時印尼十分混亂,時間又緊,一時無法打探到訊息,我只好託使館的一名翻譯幫忙打探,還給了他我的聯絡地址。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