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線以北。麥克阿瑟將軍向北朝鮮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朝鮮人民軍立即無條件放下武器,停止戰鬥”。①
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也增加了其與中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麥克阿瑟將軍譴責中國“派遣大批作戰經驗豐富的朝鮮族軍人,給北朝鮮提供了即使不具有決定性也具有實質性的軍事援助”。另一方面,中國也在抗議美國對中國東北一座城市的轟炸。①
1950年10月1日,南朝鮮軍隊跨過三八線,追擊北朝鮮軍隊。翌日,中國總理周恩來在午夜召見印度大使,強調了當時的嚴峻形勢,並請他向美國當局傳達中國政府的如下意見:“如果美軍入侵北朝鮮的領土,中國將參戰。”不過,周恩來總理還表示,中國不會干涉南朝鮮軍隊進入北朝鮮,因為這是屬於朝鮮的內戰。①然而,杜魯門總統卻完全無視中國的警告,命令麥克阿瑟越過三八線。當時,杜魯門政府認為,考慮到美國的強烈反應,蘇聯和中國不大可能會捲入這場戰爭。②
當時正在南方度假的斯大林給毛澤東發了一封密電,鑑於北朝鮮軍隊的形勢不斷惡化,請求中國出動5~6個師的軍隊支援北朝鮮。③10月2日,毛澤東起草了一份電報,告訴斯大林,中國已經決定以志願軍的名義派遣中國軍隊開赴朝鮮戰場,抗擊美國的侵略,這樣能夠挽救北朝鮮軍隊失敗的命運,避免整個朝鮮半島落入美國的手中,從而維護遠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最終的結果證明,毛澤東沒有把這份電報發給斯大林,因為在經過長時間的協商和討論之後*內部許多人都反對與美國開戰。取而代之的是,毛澤東透過蘇聯大使給斯大林發了另外一份電報,告訴斯大林中國決定不向朝鮮派兵。他給斯大林的理由是,這麼少的中國軍隊無法抗擊美國軍隊。還有一種可能是美國將向中國宣戰。這也可能使蘇聯捲入朝鮮戰爭,從而把戰爭擴大。此外,中國需要和平的環境進行經濟建設,從數十年的抗侵略戰爭和內戰中恢復過來。①
在向斯大林發出拒絕向朝鮮派兵的電報後,毛澤東派周恩來和一位高階將軍同斯大林進行會晤。當週恩來說明中國的立場時,斯大林由於中國不能援助北朝鮮而顯得有些失望。然而,當週恩來一行返回莫斯科時,一份來自北京的電報使他們感到震驚。電報上說,*中央政治局委員已經一致同意出兵朝鮮。當時,周恩來的任務就是向斯大林解釋中國態度的轉變,以及與蘇聯就武器供給問題進行談判。由於戰場形勢的嚴峻與緊迫,他們甚至在談判過程中根本沒有討論武器供給的價格與報酬。①最終的結果表明,在周恩來奔赴莫斯科後,毛澤東作了一定的努力才使*內部達成一致,同意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鑑於1950年中國嚴峻的經濟和國內形勢,*能夠作出這樣的決定,實屬不易。
在新中國成立一年之內,自然災害就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經濟,並且常年的戰亂也導致中國經濟停滯不前。前國民黨政府留下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並且“將近20%的財政赤字需要增發紙幣來填補”。②在軍事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龐大的軍隊,既能夠進行陣地戰,也能夠進行運動戰——這一點是亞洲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②然而,將近500萬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太過龐大,“因此,現有的軍工企業無法滿足長期戰爭的需要。重型火炮、裝甲車和彈藥都嚴重短缺,空軍和海軍力量的匱乏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國內,遍及全國的國民黨軍隊和土匪殘餘仍然威脅著這個新生政權。所有這些因素都對提出不干涉朝鮮戰爭的決定產生了重大影響。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朝鮮戰爭(3)
在美國,杜魯門政府宣稱,朝鮮戰爭是中國和蘇聯共同謀劃的。戰爭爆發後不久,艾奇遜在寫給英國外交大臣貝文的信中提到:“克里姆林宮策劃了這次進攻。毫無疑問,由中國作為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