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天下穩定之後,秦叔寶和尉遲恭的差距卻越拉越大。尉遲恭外放則為都督,回朝則出將入相。他不僅敢對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宰相級大臣出言不遜,還敢暴打王爺李道宗,甚至脾氣一上來,他連李世民的面子都不給。而李世民不僅不動他,還要把女兒嫁給他。但是秦叔寶,卻早早地就告病回家,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秦叔寶真的病了嗎?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長年征戰在外,受創數十次,流血數升,怎麼可能對身體沒有傷害!這話確實如此。但是,尉遲恭受創並不見得比他少,但是在老年仍然能出兵收拾突厥。人和人的體質不一樣,不能用尉遲恭的標準來要求秦叔寶。但至少,他的病是值得懷疑的。天下第一的猛將,真的就會被長期的病痛擊倒,進而臥床不出12年呢?
很有可能,是秦叔寶被玄武門之變嚇到了。
秦叔寶雖然是李世民的部將,但是就如同關羽“降漢不降曹”的說法一樣,秦叔寶的效忠物件是整個唐王朝,而非李世民個人,對一些非秦王指揮的戰鬥,他也積極參與。在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互相爭鬥的時候,秦叔寶始終置身事外,甚至玄武門之變爆發時,也未能在史書上發現秦叔寶幫助李世民的記載。秦叔寶當時即使是去了,也沒有參與到幾個核心事件中。按道理來講,按照秦叔寶當時的地位和他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李世民是不可能不讓他參與“宣武門之變”,唯一的可能就是秦叔寶是不認同李世民誅殺自己親兄弟的行為的。雖然他沒有向李淵告密,可也一定向李世民表明了自己不想直接參加到這次行動的想法。李世民考慮了他的意見後,便安排秦叔寶在外面接應等外圍任務,沒有讓他直接進入玄武門。
這對於李世民個人來說,是一種感情上的傷害。
相比起來,尉遲恭和李世民則是個人之間的交情。從虎牢關前兩人的並轡而行,到尉遲恭在和李元吉對練時將對方的武器折斷,都能看出他對李世民個人的效忠。當李元吉準備出兵,徵調尉遲恭時,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對方要害自己,然後趕緊勸李世民動手。玄武門之變時,他先有斬殺李元吉的大功,後又有逼宮李淵的功勞。很顯然,尉遲恭對於李世民的忠心,是超過他對唐王朝的,李世民對他的禮遇,是對他忠心的回報。
說起來,李世民也是器重秦叔寶的,在自己登基後,冊封他為左武衛大將軍。但是,秦叔寶能夠懂得在玄武門之變時明哲保身,又豈能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為了避免日後遭到猜忌,他只能時刻小心謹慎,不能在朝堂上表現得過於搶眼。後來,秦叔寶舊傷復發,於是他便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臥床不起。李世民得知後,連忙派人去請最好的名醫給秦叔寶醫治。每當小國給大唐進貢,李世民也總是會將一些名貴藥材送至秦叔寶的府中。
對於李世民的種種表現,秦叔寶自然是感激的,但是他也明白,自己始終不算是李世民的“嫡系”,如果回到朝堂遭人構陷,或者與人結怨,李世民未必能保住自己。與其這樣,倒不如病下去來得安全。否則,即使自己能打能鬥,但是子孫怎麼辦?因此,每當醫生將藥送過來的時候,秦叔寶總是先謝恩,然後乘人不備偷偷將藥倒掉,好讓自己可以長期臥床。
秦叔寶的兒子秦懷道是一個老實人,起先並不明白父親為何會這樣做。但是,秦叔寶卻讓他不要聲張。直到自己臨終前,他才將自己的良苦用心告訴了秦懷道,並希望兒子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低調地生存下去。
公元613年,秦叔寶因病離世。李世民聽說後表現得悲痛不已,命人為秦叔寶修建石像,並且親自為秦叔寶撰寫墓表,將其屍身安葬昭陵,將其畫像放入凌煙閣。
至於秦叔寶的兒子秦懷道,他還真是遵循父親的教導,一直低調生活。雖然在秦叔寶去世後,他在京城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