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章 發展水利和開發南方

黃巢批准了這個計劃,同時批准的還有在西域地區大規模建設“坎兒井”的計劃,以及開通塔里木運河的百年計劃。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溝通黃河和西域內河水系,讓廣大的西域地區不再缺水,同時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西部內河航運,降低西征的後勤補給難度。

黃河和塔里木河之間距離遙遠,且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包括山脈、高原、沙漠、戈壁等。

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進行運河挖掘,需要克服諸如山體隧道開挖、沙漠地基處理、高海拔地區施工等諸多難題。

而且該區域氣候乾旱,降水稀少,蒸發量大,這對於運河的水源供應和水量保持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好在在這個時代,西域的氣候地貌還沒有後世那麼惡劣,西域地區存在著廣泛的內河河流和綠洲湖泊。

同時西域地區的地下水和冰山融水也比後世豐富,這為開鑿塔里木運河創造了有利條件。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工程本身就是個生態工程,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航運和灌溉,而是為了調節西域的乾旱氣候。

如果能完成,那麼至少後世的大面積荒漠是不會出現了。

曾經在絲綢之路上星羅棋佈的西域三十六國也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況且,在黃巢規劃的中華帝國版圖裡,西域本身佔有重要地位。

想要中原長治久安,那就得把西域治理好。

否則北方遊牧民族和西域少數民族就會離心離德,騷擾中原,乃至再發生神州陸沉,腥臊遍地的情況。

黃巢為什麼一上臺就要搞水利呢,原因非常簡單,在接下來的一到三個世紀裡,東亞地區的氣候會逐漸寒冷、乾旱,如果不趕緊把水利搞起來,那麼就等著胡兒南下、漢土淪喪吧。

要知道歷史上,從五代開始,漢族喪失北方領土將近500年,直至朱元璋才重新收復北方。

黃巢可不希望自己的秋葉海棠還沒有盛開,就變成蝸居江南的下場。

當然黃巢要搞得水利工程遠遠不止有提到的這些,事實黃巢準備把建國之後50年內的財政預算的10都投入到水利工程上。

這將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創舉,黃巢要一次性的把後世出現的千年隱患一起根除。

同時,開發大規模開發南方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特別是針對嶺南地區,這將是未來的海上經濟中心。

所以,把廣州建設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就成為了黃巢的核心計劃之一。

當然要想執行這個計劃,首先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胡商。

因為此時的廣州已經基本淪為異域。

安史之亂髮生後,整個中原大地一片混亂,唐朝被迫抽調各地大軍勤王,其中也包括駐紮南方的唐軍。

阿拉伯、波斯商人見廣州唐軍實力減弱,貪戀財富的他們悍然發動襲擊,劫掠了廣州。

《資治通鑑》記載,“(758年)大食、波斯兵圍州城,刺史韋利見棄城而逃,兩國兵遂入城大掠倉庫,焚燒房舍,然後乘船浮海而去。”

也就是說,一群被大唐帝國允許居住在廣州的阿拉伯人曾短暫佔領過廣州,然後血洗,死傷者不計其數。

更重要的是這個城市裡還生活著大量的人間毒瘤——猶太人。

事實上,廣州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已開啟發跡之路。

特別是在秦軍殘部建立的南越國時代,已經有部分來自印度和希臘世界的商賈航行至此。

不僅為當地土特產奉上真金白銀,還別有興致的帶來過西式立柱構造建築,大為美化了原本平庸無奇的君王宮殿。

即便南越政權在稍後為漢武帝的遠征軍所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