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家。
六百家企業光申報費用就可以收一千八百萬。
這一部分錢商務部佔四成,屬於經合辦的還有一千萬之多。
在申報審批工程中,專家指導還要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供專家整改意見。這中間可能還要涉及到費用。
這樣一算,一個名企專案竟然成了一個吸金的利器了。
報名企業多,吸金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兒。
現在是經濟社會,組委會和專家團需要維持高的消費,肯定需要經費。
問題就是因為規模大,對整個審批的公平公正的要求就要更高。
審評最終合格的企業,必須要有讓人信服的理由。
否則一旦出現走後門,或者是不公平的情況,到時候可能會引發大亂子。
在凱賓斯基酒店,名企專案初審組,專家組,複審組還有商務部領導齊齊和企業家代表見面。
這一次無論是初審組還是專家組,規格都很高。
嶺南省知名的經濟學家,共和國知名企業家,金融權威人士都在審評組中。
陳京為請這一批人是花了相當大代價的。
有一批專家還是商務部出面請的,而企業家審評員佟其為赫然在列。
陳京深諳做企業人的思維。
作為商人而言,他們最講現實。
對他們而言什麼是權威?
一方面權威是專業人事,這些人就是國內知名經濟學家,能夠影響整個經濟政策的存在,他們心中很敬畏。
一方面是金融強人,企業融資離不開金融,這些一揮手就能決定幾個億甚至幾十億投資的金融大鱷,讓他們很敬畏。
而最後,自然是同行了。
全國知名企業老總,企業家中的明星人物。
作為同行,他們生意做得大,地位高,一批中堅企業家對這樣的人就信服。
陳京這一次請的專家組就雲集了這麼一幫人。
今天的會議開得相當成功,陳京親自向所有與會人士介紹了整個申報的流程,以及在申報中的溝通機制,注意事項,檢舉電話以及申報紀律。
一切都是高標準,嚴要求。
陳京本身就是做文字工作出身。
這次名企工作又是他親自策劃。
整個流程設計縝密科學,而且又顯得極其的高階,陳京一番演講吓來,著實震懾住了一幫人。
名企的包裝工作,到現在為止已經做到了極致。
連商務部廖副廳長在散會後都找到陳京,緊握陳京的手道:
“陳主任,讓你在經合辦工作組織屈才了。你這水平,幹個外交部長沒問題!”
陳京呵呵笑道:“廖司長,你這是捧我還是損我?不管怎樣,今天我們開局很成功,晚上聚餐,咱們可得好好的喝幾杯!”
廖司長叫廖勇,是方連俊的心腹。
陳京和方連俊之間的關係他很清楚,所以平常他也不在陳京面前擺部委領導的架子,兩人稱兄道弟,配合不錯。
但是面對下面的一些市領導,廖勇經常就換一副臉,不陰不陽,不冷不熱,矜持得很。
他們都是機關老油條。
深諳下面人的心思。
部委領導太好說話,反倒讓人覺得不自在。
廖勇扮演的角色恰到好處,倒是能唬住很多人。
晚上喝酒,一幫處長和副主任一桌,陳京把廖勇拉過來和一幫專家一桌。
這次請的專家身份都高,但到酒桌上大家卻都放得開。
京城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魯平,喝得高了就跟陳京稱兄道弟。
他都六十多了,門生故吏遍天下,一大幫司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