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相人也看出他們的細微變化,心裡暗暗大喜。
三人繼續往前,萬佛洞的第三部分為麥積山石窟,與敦煌、龍門相比,位於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有其獨到之處。
麥積山位於甘肅ts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離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稱為麥積山。
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的。
它的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始於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不斷地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門口的四大金剛是宋代作品,為佛教護法神,肌肉跳動,面孔兇悍,震撼人心,他們手持的法器透過諧音和聯想分別象徵著“風調雨順”。手持青鋒寶劍的是守護南方的增長天王,“鋒”和“風”同音,增長的意思是能令眾生增長善根,持劍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手彈琵琶而沒有弦,需要調音,表示“調”的是東方的持國天王,他要用音樂感化眾生,皈依佛門。守護北方的多聞天王,手擎雨傘顯示“雨”,傘是用以制服魔眾,保護眾生財產。而手纏龍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能用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眾生,它是群龍領袖,使眾龍順從於他。合起來意思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迎門一窟,是北魏時的阿彌陀佛,他是淨土宗的主要信仰物件,其形象具備了秀骨清像的特點。相鄰兩尊均為釋迦牟尼,坐姿呈“五心朝上”狀,即頭心、手心、腳心同時朝上,意為吸取日月之精華和世間萬物之靈氣。
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凌空棧道通達。
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鉅、宏大。
萬佛洞仿的麥積棧道,僅是微縮景觀,但在欣賞建築物的同時,也可以設想身臨其境的奇妙感受。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6米,小的僅有10多厘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這裡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貼上在牆面上的模製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的水成岩,其山勢陡然、獨峰聳立,最初有許多天然巖洞。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稱於世,絕大部分為泥塑彩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